三國-曹操打造的寬容形象

千餘年來,曹操背負著殘暴狡詐的污名,很難翻身,近幾十年好不容易翻案平反,還其本來面目。然而,曹操雖不如刻板印象中的陰狠毒辣,而說他肚量大,能容人,則未免翻案太過。

的確,檢視曹操的相關史傳,彷彿曹操具有雙重性格。──有時既往不咎,氣度恢宏;有時睚眥必報,翻臉無情。

其實,從統御權術來看,沒什麼奇怪。曹操善於觀察時勢,探測風向,也懂得形象包裝,該收斂時必收斂,可任性時才任性。他能放能收,該嚥下時決不吭聲,可出手時決不手軟。

說得明確點,曹操的性格好忌,缺乏安全感,容易衝動。雍容大度的領袖風範,是由後天磿練而來,是審時度勢的政治智慧,是塑造形象的公關方案。

屠城滅門,曹操的殘忍

曹操殘忍的形象,大都在迎接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前。例如著名的徐州屠城事件。

初平三年(192年),37歲的曹操,在足智多謀的陳宮穿梭下,獲推舉為兗州牧,取得兗州的軍政大權,好不容易據有一塊地盤。次年,曹操出兵攻打陶謙,所過之處屠殺殆盡,男女數十萬人遭戮。有的城池已無雞犬與人煙,成為空城鬼域。

徐州屠殺,情有可原,曹操的父親、弟弟被殺,他認定是陶謙所指使,因復仇心切而展開大屠殺。但另一樁邊讓滅門血案,卻令曹操好殺的形象更加鮮明。

邊讓是當代很有聲望的名士,曾任九江太守,因為不滿政局動盪,辭官隱退。不知對曹操有何不滿,邊讓在他人面前,發發牢騷,說了一些曹操的壞話,傳到曹操耳裡,惹惱了曹操,把邊讓一家老小給殺了,嚇得兗州士大夫噤若寒蟬,人人自危。

原本扶持曹操的陳宮,性格剛烈,哪容得下曹操的殺戮性格,於是擁立呂布,謀叛曹操,兗州郡縣一一陷落,只剩下三座城池。曹操費了近兩年的工夫,才擺平呂布,奪回兗州。

被冷嘲熱諷固然不舒坦,但何至於滅人全家?若比照五年前,(中平六年,189年)呂伯奢滅門血案,說曹操肚量大,能容人,實在難以置信。當時曹操背離董卓,亡命天涯,落腳呂伯奢家,卻因疑神疑鬼,以為呂家要殺他,索性先下手為強,殺害呂家八口,並留下「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千古名言。

招降納叛,曹操的寬容

曾幾何時,曹操的地位、形象都變好了。曹操迎獻帝那年(建安元年,196年,曹操41歲),在徐州的劉備被呂布趕跑,狼狽的到許都投奔曹操。曹操待之以禮,幕僚卻不以為然,智勇雙全的程昱便建議說:「劉備有英雄之志,不早殺了他,必為後患。」

曹操回答道:「我們正在收攬天下英雄,殺一人而失去天下人心,不可。」

智多星郭嘉也同意曹操的看法,他進一步分析說:「劉備有英雄之名,趁他走投無路來歸順時殺他,我們會落得迫害賢才的惡名。如此,主公身邊的英才賢士將起疑心,另謀出路,主公您如何爭天下呢?所以,除去一人而滅了四海的威望,這麼做關係到安危存亡,不可不慎。」

於是曹操給劉備增加兵馬,供應軍糧,讓他攻打呂布。

對禰衡的態度又是一例。禰衡這人年輕氣盛,恃才傲物,對曹操很無禮,曹操很想殺他,卻礙於形象,不得不忍了下來。曹操曾經對孔融說:「我殺禰衡這小子,像殺雀鼠般容易。但他頗有虛名,我殺他,會被人以為我沒有容人雅量。」

於是曹操把這燙手山芋轉給劉表,劉表又轉送給黃祖,禰衡死在黃祖手裡,曹操借刀殺人,除去眼中釘。

從以上二例曹操夫子自道,很明顯,曹操不殺劉、禰,不是愛才,無關寬容,只是怕人說嫌話,怕影響天下人對他的觀感,一言以蔽之,顧及形象而已。

同樣的,官渡大戰前,張繡歸降曹操,曹操親熱得拉著張繡的手,設宴款待,並要求結為親家。張繡之前殺了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兒曹安民,大將典韋也罹難,曹操彷彿忘了。於是,官渡之戰,張繡力戰袁紹,以報答曹操。《三國志》作者陳壽贊揚曹操「不念舊惡」,大概跟這事有關,殊不知曹操的用意在「招降納叛」。

又,官渡大戰,曹操擊敗袁紹後,搜出得好幾封部將私通袁紹的信,他看都不看全燒了,他說,袁紹那麼強,連我都不能自保,何況眾人?」這是多動人的一幕。實際目的卻是安撫內部,以免官逼兵反。

由此可見,並不是曹操笨得留下劉備這個後患,也不是寬厚得容納禰衡撒野,更非縱容部屬通敵,一切如他自稱的,是為了形象,為了口碑,為了展示容人海量。

可惜翅膀硬了,天下英才該來的都來了,不會來的也不會投靠,這時曹操不需要再表演,「性忌」的老毛病便犯了,孔融、許攸、婁圭、崔琰等才情縱橫的老友,分別因遭忌而為曹操所殺。曹操終究還是露出馬腳來了。不過整體來說,曹操還算是老練的表演家,他能展現大人物建功立業該有的心胸,心裡不平、不屑也得忍,留點名望給人探聽,「秀」得漂亮,「秀」得有模有樣。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