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專業的股市投資等於賭博

不专业

  

從投資一家餐館或買一隻股票說起
假如你有一筆閒錢,有兩個選擇。
第一條路,
你的朋友開了家餐館,邀你入股;
第二條路,
投入股市,買一隻股票。你會怎麼做呢?

選擇前者,除非是對朋友深信不疑又沒有時間,
否則你一定會親自去餐館考察,看餐館的環境、
就餐人數等等指標,也會參詳餐館的帳目。
仔細考慮風險和投資回報率的問題。
當然,朋友的人品也是重點考察範圍。

選擇後者, 你可能會看各種各樣的炒股秘笈,
參考各式各樣的股評,然後選一隻股票,
跟著大盤的上上下下而心跳不已。
可是,很多人不會像投資餐館那樣考察公司的方方面面。

本質上,兩者都是在“買企業”,
根本做法不該有不同,可是人們的做法卻往往大有差別。

差別在於,你是想莽撞地賭一把還是很專業地“買公司”?

每個人初步踏入資本市場,都會面臨方向性的選擇:
你購買一隻股票,是預期別人會以更高的價格從你這裡買走,
還是你認為它的價格低於它的價值?

很明顯,第一種是投機心態,並不看重這個公司實際業績如何,
股票的實際價值又該怎麼樣,看的就是市場裡的價格。
第二種則先要估算一家公司在其生涯裡會創造多少財富(即現金流量),
這些財富折算到今天和它的市值相比是更高還是更低,
如果更高,說明它的股價被低估,可以買入其實巴菲特反復念叨的,
無非就是這些,一定要記住這才是巴菲特所謂“價值投資”的本意。

現在廣為流傳的“巴菲特投資理念”是:
選擇少數幾只能夠長期增長的優質公司股票,
在其價值被明顯低估時買入,不管市場如何波動,
堅定地長期持有。

這個說法當然很有道理,但其實是囫圇吞棗的理解,
而且容易誤導人,讓人以為長期持有才是關鍵。
實際上,長期持有的前提是你以低價買了一家好公司,
如果是以不切實際的高價買了好公司,
或者公司在發展中變成差公司讓公司當前股價顯得過高了,
那麼這時就該拋掉,否則越是長期持有越要賠錢。

2007年的時候股價瘋漲,
市場上幾乎所有的股票都是不切實際的高價,
有人這時候買了股票,卻還信奉“長期持有”,
結果就是賠得很慘而且永無翻身機會。
同時,如果股票的價格漲到脫離實際價格很多的時候,
是賣掉的好機會,這時候還“不管市場如何波動堅定地長期持有”
是錯過賺錢良機。

巴菲特和華盛頓郵報的故事就是價值投資的經典案例。
1973年,由於當時美國經濟危機導致股市崩潰,
華盛頓郵報股價也跟隨大幅下跌,市值跌到8000萬美元左右。
而巴菲特認為其內在價值應該在4億美元以上。
就在巴菲特買入華盛頓郵報的第四年,
這家公司的股價依舊低於他當初的買入價。
不過等到第五年,華盛頓郵報突然股價暴漲,
投資回報率高達214%。而巴菲特幾十年一直持有這檔股票。
巴菲特為什麼當初作出了正確的估值?
一是他非常熟悉這份報紙,
二是他對傳媒行業有充分瞭解。…


不專業的炒股是賭博,還是戒賭吧!

細究有幾個核心:

其一,不要跟風;
其二,要獨立思考;
其三:去瞭解公司本身;
其四,要有長期持有的準備。

其實就是在告誡散戶們要做巴菲特那樣的價值投資,
否則就別買任何股票。難道股民們就不能忽略價值,
以純粹的投機心態來“低買高拋”嗎?
答案是這就變成賭博了。基金經理有著專門的投資組合,
一個股票虧了,但是整個組合可能是漲的,還有背後投研體系的支援。

一般人可沒有這麼多的專業知識,也沒有這麼多的財力。…

如果你真想單獨買股票,
做對的事情去估算這家公司生涯裡的現金流量;
把事情做對把那個現金流量估算準確,
這就需要去找自己熟悉的行業,
分析這家公司的商業模式、團隊、是否不可複製等。
如果不去做這些事情或者沒能力做這些事情,
那麼還是趁早打住吧。…

可惜許多人都栽在了“偽專業”上,
做的不過是“技術派賭徒”

報告顯示,對於最近一次投資的一支股票,
65%的投資者表示會通過交易軟體的股票價格走勢、
成交量變化等技術指標的分析來形成投資決策,
其次有40%的投資者表示通過他人推薦和網路類媒體
(如股吧、論壇、微博等)獲取投資決策所需要的資訊。

一個小型調查也顯示,七八成股民從來不看財務報表。
也就是說,在眼花繚亂的技術中,大家其實都沒抓住核心。

專業還指的是態度,如果就指著拋了股票發筆橫財,
而沒有價值投資的信念,這就是賭徒心態。

那麼,在中國股市這個大賭局上,結果如何呢?
調查顯示,去年82.06%的人都輸了

發表回覆

你的電郵地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