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Carol

About Carol

基督徒

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

「他對人說,敬畏主就是智慧,遠離惡便是聰明。」(伯廿八28)

約伯在本章論到智慧和聰明的價值遠勝精金、珍珠、且有超越的價值,然後他引用神的話為結語,說明在神眼中何謂智慧和聰明,即敬畏主、遠離惡。

「敬畏主」包含懼怕、尊敬、聽從主的意思,全是內心的故事。就如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路一46) 因她的心尊主為大,所以,她甘心樂意的遵行天使所傳遞之神的旨意,成為蒙大恩的女子,作神合用的器皿。這是真正敬畏神。反觀末了世代的今天,許多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我膨脹,目中無人,心中無神,隨從潮流,我行我素,有的自以學歷或事業有成而驕傲誇口,甚至以為人定勝天。豈不知在神面前看為何等的愚昧、無知。經上說:「因這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主知道智慧人的意念是虛妄的。』(林前三19-20) 故此,我們屬主的人無論學識多少,都要從這不敬虔的世代中分別出來,常存敬畏神的心,凡事尊祂為大,依靠祂、聽從祂,成為蒙主稱許真有智慧的人。

「遠離罪」包含著遠離一切犯罪、行惡、不義的事。經文中的「遠離」實在有特別的含意。就著經歷而言,你要不犯罪,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則是內心要敬畏主而遠離一切罪惡、不義的試探;因若你與犯罪不義的事越近,你就越容易跌下試探裡,但你若越遠避它就自然減少受試探而蒙保守。生活中遠離犯罪、行惡,這才是真正的聰明,請問你如何呢?

神將北極鋪在空中,將大地懸在虛空

「神將北極鋪在空中,將大地懸在虛空。」(伯廿六7)

約伯大約生長在公元前二千年,即亞拍拉罕的年代,因他經過患難之後又活了一百四十歲,這也是那一個時代列祖的年歲。在此,令人震驚的是,早在公元前二千年,約伯就能認識神將北極(指北極星)鋪在空中,將大地(指地球) 懸在虛空,真是不可思議。可見除了神啟示他,誰能有這智慧知道呢?不必說公元前時代,即使在公元後幾世紀裡,人們還不知道星球是像地球那樣懸在太空中。

後來到了公元後中古時代,有些科學家才發現地球是圓的,像星球那樣懸在太空。但聖經早在公元前五百八十年藉先知以賽亞論到大地說:「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像蝗蟲。」(賽四十22)這說明地球是圓的,在神的主宰之下。

雖然聖經還有許多有關神創造宇宙萬物之奇妙的記載。但僅僅上述兩處的經文已足以証明真神造物主的創造,萬有是出於祂、本於祂,如經上明言:「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約一3) 同時,也充分証明聖經是神的話,因為只有出於造物主的啟示,約伯才能在那樣早的年代知道地球的奧秘。

親愛的朋友,你要更加篤信神和祂信實不變的話語。

神有治理之權,有威嚴可畏

「書亞人比勒達回答說,神有治理之權,有威嚴可畏;他在高處施行和平。」(伯廿五1-2)

約伯的朋友比勒達雖然對約伯的指責是錯的,但他因著敬畏神而講的道卻是對的。

「神有治理之權。」說出神主宰一切、掌管萬有,祂的寶座安定在天直到永遠,祂的權柄掌管萬有,神說有就有,命立就立。所以,地上萬邦、萬國的興衰、朝代的轉換,全在祂的主宰下,如經上說:「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要將國賜與誰,就賜與誰。」(但四17)昔日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曾是歷史上統管天下大部份國家的大帝,然而,當他驕傲誇口時,神管教的手立刻臨到他,使他像牛那樣吃草,被趕出離開世人。後來經過七年之後,尼布甲尼撒回轉歸向神而重得王位(參閱但四28-35)

這些事記載在聖經裡,都是要提醒聖徒認識神的權柄和神的主宰。經上也說:「在上有權柄的,人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的。」(羅十三1) 所以,聖徒在地上生活,要認識神的權柄,要順服地上執政掌權的和他們所定的制度(除了不准人信主,傳揚福音的條例則例外)。

再者,我們越認識神的權柄,就必越活出順命的見證,並天天為萬人代求,並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代禱,使聖徒們可以在平安中敬虔度日,讓萬人早日歸向主。

他嘴唇的命令我未曾背棄

SONY DSC

「他嘴唇的命令我未曾背棄;我看重他口中的言語,過於我需用的飲食。」(伯廿三12)

約伯曾蒙神稱許說:「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伯一8)可見,他多麼活出義人的見證。不但如此,當他遭遇一切患難時,經上論到他說:「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伯二10)這顯明他是何等的敬畏神、愛神。

那麼,是甚麼原因使約伯如此堅強呢?原因是他從小就何等愛慕神的話,常將神的話存記在心裡,並帶到生活中去經歷和遵行。神的話就成了他的靈糧、供應和力量,使他能在不止息的痛苦中,仍然讚美神(參閱伯一21)。並使他在軟弱、失落的光景中,心仍向著神。正如他見證說:「……我看重他口中的言語,過於我需用的飲食。」試想,三餐的飲食是人人所重視的,但在這裡有一個人,名叫約伯,他卻愛神的話過於他需用的飲食。換言之,他寧可少吃一頓飯,也不能不讀經、不吃靈糧。反觀,現今有不少聖徒,他們對自己肉身的需要時時銘記在心,但對於心靈的需要、讀經、禱告反而輕易忽略,或是敷衍了事,難怪一遇到困難時,就跌倒退後。請問:你看重神的話嗎?你持守神的道嗎?請緊記:「這道能建立你們,叫你們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廿32)

你們要細聽我的言語,就算是你們安慰我

「你們要細聽我的言語,就算是你們安慰我。」(伯廿一2)

約伯的三位朋友原本是帶著愛心,從遠方而來,為他悲傷,並來安慰他。但他們安慰的方法錯了,因為他們不給約伯述說的機會,總是一直反駁他所講的每一方面,甚至是血氣裡用苦毒、咒詛之言來對付他。由於他們都被先入為主的觀念所佔有,所以,他們異口同聲的力證約伯是犯了大罪,才會有如此的遭遇,結果令到約伯不但不得安慰,反而是苦上加苦,並且被激動而失言。可見,約伯的三個朋友是最失敗的輔導者。真是越幫越忙,最後反目成仇,實為我們的鑒戒。

難怪約伯對他們說:「你們要細聽我的言語,就算是你們安慰我。」現今我們要安慰教會中受苦的肢體,或是軟弱受傷的肢體,就要先作一個聆聽者,了解他或她的心聲,讓他們能將自己內心的苦情傾訴出來;千萬不要在聽之前一下子就將自己對他(她)的看法立刻發表出來,這樣,不但不能幫助人,甚至所多時候會導致適得其反。我們先細聽,然後進入肢體的感覺,並在愛中扶持、勉勵、安慰、堅固、勸勉,帶他(她)一同到主面前禱告。經上說:「與哀哭的人要同哭…不要志氣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又說:「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羅十二15-16,林前十二26)但願我們都學習作一個能幫助別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