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巴菲特

得的更豐盛 ~ 良善

得的更豐盛 ~ 良善

拿著一杯滿滿的啤酒,呷了一大口,皺著眼眉說道:「什麼僥倖?呸,我下了苦功的,刨了整份馬經,做足工夫!」他很不屑地反駁賭博是講僥倖博彩的講法。「哦!對你來說不是吧。但就算做足工夫投注,你有把握一定會贏嗎?博彩心態豈不是投機?博彩又豈不是求僥倖嗎?試問,哪個賭博的人不是心存僥倖?」傳道者回應。於是你一言,我一語……背後反映了大家對金錢的看法,南轅北轍,談不攏並不足為奇。

一.拜金主義

拜金主義是金錢至上,態度擺明是「有錢不是萬能,但無錢則萬萬不能!」這是超現實的實際主義,危險至極,容易變成「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最可怕是整個人生價值觀,都以金錢為衝量的標準。難怪新聞報章常常報導,那些貪官污吏巧取豪奪、中飽私囊的厲害手段。據聞鄰埠新開幕的賭場,一週內賣出數十億元的籌碼,其中不少是來歷不明的黑錢。

史上最大的貪官,要算滿清的和坤,幾乎擁有國家財富的一半。現代貪官也動輒斂財數以十億計,已故的前菲律賓總統,幾乎一半國庫是屬於他私人的。最近,中台間也因著貪污挪用公款,掀起罷免總統事件。而家庭中的錢財糾紛,最為街知巷聞的是已故粵劇名伶遺孀,因著遺產與子女對簿公堂!當錢財成為惟一或最重要的人生追求目標,什麼仁義道德、禮義廉恥,甚至親情友情愛情,都不在乎了。發達致富的夢想便佔據了整個心思意念。所以,現代人都渴求「快錢」、「橫財」,最好是一蹴即至,各種快速致富的途徑,例如六合彩,使現代人——尤其基層人士——趨之若鶩!這樣被金錢奴役控制的人,真是可悲、可憐,更是可怕。

二.成功主義

成功主義是崇尚金錢,同時追求各種利益。金錢是通往名利權力地位之途。現代人喜歡雙贏、三贏,甚至樣樣事物全部都贏(sole win)。這些人很精明,十分明瞭金錢的價值和用途,有時很厚黑很勢利,是見風轉舵的「世界仔」。他們可能是政客、總統、官員、議會、營商者,或是行政總裁、各行各業不同的投機者。金錢是財富,也是達成某種目標的工具。只要成功,成為人上人,金錢可以成為媒介。近年流行「窮爸爸富爸爸」式的追求第一桶金,財來自有方!一時成為時尚風氣。

美國《福報斯》每年選出的世界級富豪榜,都是令人欽慕崇拜的對象。難怪那些富豪名人成功之路的個人自傳往往賣個滿堂紅,他們的成功榜樣,是人們模仿的對象。例如常被人引為佳話的,是某富豪不放棄跌進溝渠裡的一元硬幣,卻賞了十大元給那為他千方百計,盡心盡力拾回硬幣的伙記!

這樣做,是珍惜金錢,還是愛惜下屬呢?從經濟角度來看,就是贏盡每一分每一毫;至於從社會心理學來看,連情感金錢(relational cash/currency)也一併盡收個人名下!所以若問他們喜歡金錢嗎?答案「是的」。但同時會強調,金錢真的極有用、很管用,十分好用。另一方面,他們更喜歡賺錢的感受,並能夠利用金錢達成種種心願的滿足感。

三.金錢和平主義

這是屬於高尚的金錢和平世界觀。這類人也許有點自鳴清高,看金錢是銅臭,像炸彈能帶來無窮的殺傷力,所謂「貪財是萬惡之根」(提前六17),能叫人喪失本性,迷失自我,萬劫不服。但同時,深感金錢是中性,如水能載覆舟,如火帶來溫暖、熱能但又可焚身殺己。善用金錢,發揮金錢來建立人、造福社會各樣福利事業、賙濟窮人、支援弱者,這才是真正擁有錢財的人。

世界首富電腦企業家蓋茲,全身投入慈善基金管理工作;第二富豪投資家巴特菲,捐出近半財富從事慈惠事業。他們大有賺盡天下財富,卻同時做盡天下慈善工作的豪情壯志!華理克牧師於2004年捐出1300萬美元,又將他收到的900萬美元的版稅全然奉獻,現在他是過著十分之九的奉獻生活。然而,金錢本身就應為人類帶來恩澤、溫暖、和平。持著金錢和平的人,不抗拒金錢財富,但同時常保持均衡心態,像聖經說「多收的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林前8:15)。既擁有又有餘時,便當與人分享。昔日神吩咐以色列人,有餘的當向同胞分享,像守節期的羔羊,吃不下便得餽贈並與鄰舍共享;有借貸的,不可高利貸,不應連他養生的也奪去;做主人的,要讓奴僕有安息年等等。金錢以外,還有很多高尚情操,有價值又有溫情的事。

你屬於那一類型呢?作為基督徒,我們不必像聖法蘭西斯的赤貧、甘貧,甚至神貧,作修道式的苦行憎侶,或像清教徒般過著返璞歸真的原始生活。我們並不謝絕財富,但不強求富有,更不把瑪門(金錢)奉為主為神。因為一切的豐盛都在基督耶穌裡!(參西一17-19),得著基督,便得著一切豐盛了。

馬斯克身價超越巴菲特但這並不是全部

Motley Fool Staff | 七月 26, 2020 | 更多: TSLA BRK-B

股市今年經歷了動盪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先令投資者損手爛腳,其後又似乎為他們帶來回報。在不足五星期內,作為大市指標的標普500指數 的價格下挫了34%。然後,在第二季,隨着科技股比重高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Nasdaq Composite)接連收市破頂,這項指標指數收復了大部分失地。

值得留意的是,這一切是在以下情況之下發生的︰美國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最嚴重的國家,而失業率達11.1%,為1930年代以來的高位。這一年真是令人抓破頭也想不通,而情況似乎一天比一天奇怪。

馬斯克身價迅速超越巴菲特

舉例而言,我們於7月10日(星期五)見證了在六個月前可能會當成笑話的一件事,筆者指的是Tesla (NASDAQ:T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的身價超越了貴為巴郡 (NYSE: BRK.A)(NYSE: BRK.B)行政總裁的傳奇投資大師巴菲特(Warren Buffett)這件事。作為參考,巴菲特的身價在2020年年初比馬斯克高600億美元以上。

上個週末之前,巴菲特的身價高達692億美元,這對一個在50年代擁有10,000美元種子資金的人來說並不算太過寒酸。

與此同時,馬斯克以705億美元的身價搶前。他擁有Tesla約20.8%發行在外的股份,而且他因為被認為能帶領Tesla實現一定的市值及營運目標,而享有全球最豐厚的行政總裁薪酬方案。這個薪酬方案於2018年經股東批准,完全視乎馬斯克有否達到一定目標而定,他可獲取12批同為1,700萬份的認股權。

第一個目標是Tesla六個月的平均市值要維持在1,000億美元以上,Tesla於5月底達標,馬斯克因此獲得市值達7.75億美元的認股權。目前,該等認股權已上漲超過150%,而馬斯克正處於達成另一個出糧里程碑的關口上。如Tesla六個月的平均市值能達到1,500億美元,馬斯克就能獲得另一批認股權,其身價將因而進一步上漲。

巴郡行政總裁巴菲特出席其公司年度股東大會。

巴郡行政總裁巴菲特出席其公司年度股東大會。圖片來源:萬里富。

這個故事不像表面那麼簡單

有些人可能會將此視為接棒,但馬斯克的龐大收益與巴菲特於2020年相當失色的表現 (自2019年12月31日起,其身價下跌了200億美元) 並不是故事的全部。

例如,若巴菲特沒有在過去14年把於巴郡所持的股分向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等各個慈善機構慷慨捐出,其身價會高很多。包括最近向五個慈善機構捐出的29億美元在內,自2006年起,巴菲特至今已捐出超過370億美元的巴郡股票。如果這位奧馬哈先知只是將持股套現且沒有捐出,他今天會是世界上第三有錢的人,身價會超過1,060億美元

誠然,馬斯克的身價較高,但這只是因為巴菲特曾承諾在他有生之年及去世後會向各個慈善機構捐出大部分個人財富。

馬斯克與巴菲特的另一個關鍵差別在於其身價的透明度。巴菲特把一切都公開於世,因為其身價與巴郡股票表現掛鈎,所以巴郡的投資組合和所擁有的約60家企業的表現決定了其身價。

馬斯克的情況則不全是這樣,儘管其身價很大部分與Tesla股票的相關表現掛鈎,因此取決於營運表現,但其身價約150億美元均來自私人持有的SpaceX。私人持有公司的估值往往差異很大,尤其討論的是一家沒有先例可循的太空運輸企業。換而言之,巴菲特的身價能被具體計出,但評估馬斯克身價時則存有詮繹空間。

一個人拿着放大鏡展示一家公司的資產負債表。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再者,在企業的成熟度方面,巴菲特和馬斯克有大大的差別。巴菲特在過去五十多年來建立巴郡,使巴郡股票自1965年起能實現20.3%的平均年度增長。巴菲特擁有的約60家企業橫跨各行各業,年初年底的現金流處於相對可預計的範圍。

Tesla和SpaceX則不一樣,這些年輕企業完全建立在創新和顛覆之上。按通用會計準則 (GAAP)計算,Tesla 仍未產生全年利潤,而由於SpaceX屬私人持有,因而無須披露損益表。

在這基礎上,過去25年,每項會成為下一件大事的投資都需要時間漸趨成熟。儘管太空運輸和電動車 看似未來大勢,但它們不會一夜即成為未來。Tesla等電動車製造商的泡沫爆破之可能性在最近數週急劇增加

馬斯克現時身價的帳面值可能較高,但筆者認為,巴菲特公司的成熟度和透明度,加上其慈善捐獻,均使巴菲特明顯更富有。

您在尋找高增長機會嗎?

巴菲特將報業比作瀕臨滅絕的物種,但其實更應以「未可回歸到美麗從前,亦有新經典上演 …」來形容,因為他視為最值錢的價值並沒消失,只是模式出現演變!我們的團隊認為一家高增長兼仍鮮爲人知的公司,正處身這個龐大機遇的尖端位置,而且作為顛覆者,仍處於發展初期,潛力無限。立即按這裡下載免費特別報告《哪間公司會成為巴菲特預測這個一萬億行業走向的贏家》!

3大最佳ETF享受「有升有息」回報

Motley Fool Staff | 七月 27, 2020 | 更多: VNQ VOO VYM

Stocks to buy Hong Kong recession

所有理想的投資組合都應有一定倉位涉足股市。但我們要面對現實,選擇個股並非適合每個人。選擇個股時,您需要對基本分析原理具備一定知識,要有時間做足功課,判斷那些優質股值得買入,同時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程度,因為投資組合的表現將與一籃子公司掛鈎,而非整個股市。如果這些條件不適合您,那麼您可能最好是投資交易所買賣基金(ETF)

說到ETF投資,領航(Vanguard)提供一批成本最低的基金,領航最先發揚低成本指數基金投資概念,一直在市場上提供最佳的指數ETF。

了解這一點後,投資者若想投資組合有股息收入,又可採取完全放手的投資策略,那麼值得留意領航高股息ETF (Vanguard High Dividend Yield ETF) (NYSEMKT:VYM)、領航房地產ETF (Vanguard Real Estate ETF) (NYSEMKT:VNQ)和領航標普500指數 (Vanguard S&P 500 ETF) (NYSEMKT:VOO),以下說明當中原因。

穩健公司派發高股息

如果您最想要的是股息,又不想犧牲長遠升值潛力,那麼領航高股息ETF可能是您杯茶。這隻基金追蹤含有約400隻股票的指數,這批股票的股息率都高於平均水平,基金又以市值作為權重因素,較大型公司對這隻ETF的表現有更大影響力。基金最大持倉包括強生(Johnson & Johnson) (NYSE: JNJ)、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NYSE: JPM)、寶潔(Procter & Gamble) (NYSE: PG)和英特爾(Intel) (NASDAQ: INTC),這裡只是幾個例子,投資組合內還有多隻出名的大型價值股。

這隻基金集中於股息率高於平均水平的公司,目前股息率約3.9%,約是標普500指數兩倍。基金收費率很低,只有0.06%,這與一般股息ETF的收費同樣划算。

房地產「有升有息」

筆者相當鍾情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這項長線投資既可升值,又有股息收入。事實上,筆者的股票投資組合中,最大的板塊就是房地產。

由於房託基金必須將應稅收入至少90%派付股東,股息率往往較高,加上房地產價值長遠一般會升值,許多房託基金開發房地產項目,採用其他價值創造策略,長遠增長潛力相當亮麗。

如果您對於選擇個別房託股焦慮不安,那麼領航房地產ETF可能是一個好方法,投資組合可納入這隻房託基金多元指數。這隻ETF目前的股息率超過5%,由於房地產特別受COVID-19大流行重創,現在是長線投資者入市良機。

巴菲特鍾情的投資也適合大部分人

追蹤標普500指數的基金重點雖然不是股息,但從歷史角度看,標普500指數確實是「有升有息」的絕配。此外,像領航標普500指數這類穩健的標普500指數基金,可作為投資組合很好的「中流砥柱」,這裡值得一提。

事實上,巴菲特曾多次表示,標普500指數基金是大多數美國人最好的單項投資。巴菲特更因為領航的超低收費策略而推崇備至,因為標普500指數基金的收費率只有0.03%,即是說您每投資1,000美元,每年費用只是0.30美元。正如巴菲特表示,投資大市標普500指數,就是押注美國企業,這個押注過去兩個多世紀都有豐厚回報,將來亦會如是。

買匯豐收息作為退休儲蓄已經不合時宜,增長型收息港股會更為合適。中國從依賴出口轉型倚重內需消費,中產階級不斷擴大,在此長線結構性趨勢下,我們發現當中隱藏《一隻可望增值十倍的市場新貴》,對追求長線回報的您絕對不容錯過。

為甚麼巴菲特會被疫情拖垮?

Motley Fool Staff | 七月 3, 2020 | 更多: BRK-B

巴郡 (NYSE:BRK.A)(NYSE:BRK.B)的掌舵人巴菲特或許是史上最偉大的投資人,但巴郡近期的表現令人尷尬。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接近四個月,巴郡的表現嚴重落後於市場。從2月21日到週三收盤,該集團股價下跌了21%,遠遠高於標普500指數(S&P500) 6.7%的跌幅。事實上,如下圖所示,巴郡在過去十年差不多任何時候都跑輸給市場,或僅僅只是緊貼市場表現。

BRK.B的圖表

BRK.B數據由YCharts提供。

此結果足以令長期追隨者對巴菲特失去信心,並拋售他們持有的巴郡股份。巴郡管理人Bill Ackman最近沽出其在巴郡的股份,稱市場上有更好的機會。Edward Jones分析師James Shanahan向《金融時報》稱:

我很緊張,因為他可能錯過了整個升浪……這令人很不好受。很多散戶投資者將資金投入市場,投資表現比專業投資者還要好。我認為你可以把巴菲特也包括在內。

CFRA Research分析師Cathy Seifert指出,巴菲特在Kraft HeinzOccidental Petroleum的兩項投資尤其失敗,令其投資「長期表現遜色」。 J Stern&Co.的投資總監、巴郡的長期股東Christopher Rossbach在談到科技公司及其他增長型股票時表示:「如巴郡想要如過去般創造價值的前景,就必須調整其策略,收購一些將在未來25年產生重大價值的公司。」

迄今為止,冠狀病毒危機對巴菲特亳不留情。不僅巴郡的表現遜於大市,巴菲特的投資決定亦受到質疑。巴菲特出售了所有四家主要航空公司的大量股份,認為該等航空公司有一些難以克服的結構性問題。然而,最近幾周,航空股已從危機期間的低點反彈。其他投資者曾預期,在3月份股市暴跌的時候,巴菲特最終應會把握機會動用其1,37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但至今他仍然選擇按兵不動。巴菲特在5月初的巴郡股東大會上解釋稱:「我們沒有做任何事情,因為沒有甚麼事情吸引我們去做。」 在股市急挫期間,巴郡實際上以沽售股票為主,但巴菲特向股東保證,該集團願意做一些「大事」。

聯儲局犯的錯

看跌的投資者嚴厲指責聯儲局最近幾周推高了股價,因為聯儲局向陷入財困的企業提供貸款,向經濟注入了數萬億美元。事實上,當失業率處於雙位數,冠狀病毒仍在多個州肆虐時,股市卻回升至接近歷史高位,這樣看起來確實不太協調。巴菲特絕非唯一一個認為這輪升勢缺乏實質基礎的人,而且他現在似乎依照一貫想法行事,在別人貪婪的時候保持恐懼。

巴菲特本人亦指出,聯儲局可能已令巴郡無法進行某些極具吸引力的交易,因為聯儲局基本上已成為其競爭對手。正如他在股東大會上解釋:

我們開始接到電話了。這些來電並不特別吸引,但我們確實接到了電話,在美聯儲採取行動後,許多致電我們的公司都能夠在公開市場集資。坦白說,我們不會給他們條件。

儘管聯儲局可能已削弱巴菲特作為白武士的能力,但該股之所以在危機期間表現欠佳,以及在過去十年未能跑贏市場,還有更大的原因。

我們現在都是科技投資者。

巴菲特一直對科技股敬而遠之,但隨著處理電子商務、視頻會議及雲端計算平台在疫情期間成為必不或缺的工具,科技股最近表現遠勝其他市場板塊。雖然巴郡是Apple股票的主要股東,但其投資組合以金融、工業、能源及消費品等領域為主,其中大部分都受到疫情的打擊。這或許可以解釋巴郡突然脫離標普500指數的原因。

然而,科技行業的出現並非新鮮事,這次衰退與上一次的其中一個差別是,市場的大部分價值都在科技股,而非金融及能源類股票。標普500指數最大五家公司是蘋果、微軟亞馬遜AlphabetFacebook,市值約為6萬億美元,差不多標普500指數的四分之一市值。科技股在其他領域的卓越地位也變得顯而易見。 PayPal的市值已經超越富國銀行,後者是巴菲特的愛股。Netflix暫時超過華特迪士尼的市值,特斯拉現在是最有價值的汽車生產商。

傳統的價值投資法是巴菲特的強項,但恐怕現在已經過時,高增長的科技股已成為市場焦點。如下圖所示,過去十年,增長型股票的回報已較價值型股票多一倍,這主要是因為科技行業的出現。

IWO的圖表

IWO資料由YCharts提供。

巴菲特效應失靈?

巴菲特來自沉默的一代,即在大蕭條前後出生的一群美國人,而巴郡的投資組合似乎適合一個在戰後幾年成長起來的人。巴郡的附屬公司包括有點過時的消費品牌,如Dairy Queen、See’s Candies及Fruit of the Loom,巴郡的股票組合由伴隨巴菲特成長的公司組成,例如可口可樂、通用汽車及美國運通。巴郡幾乎沒有上一代人創立的股票或附屬公司,儘管Alphabet及Facebook等較年輕的公司在今天的市場上創造了很大部分的價值。

冠狀病毒危機遠未結束,說不定市場會再次急跌,讓巴菲特像2011年入股美國銀行般,做一筆精明的交易,為他淨賺數十億美元,但科技行業承受得到疫情的嚴重打擊,意味着只要病毒繼續對較敏感的股票造成影響,科技股就會繼續跑贏大市。

換言之,在危機期間,巴郡很可能成為輸家。如有一筆聰明的交易或未來的大型收購,可能有助挽回巴菲特在危機期間的表現,但他不願持有科技股讓他處於不利地位,特別是從長遠來看,目前的生態系統只會加速科技股及電子商務與網絡支付等附屬行業的增長。

長期以來,巴菲特一直提倡指數基金,投資者可能想要採納他的建議,因為很明顯,持有巴郡股票不再是昔日的致富之路。另一方面,連派息計算,投資於標普500指數基金將使巴郡公司的回報率在過去十年幾乎翻一番。

很抱歉巴菲特 我不會買你的股票

Motley Fool Staff | 六月 5, 2020 | 更多: AAPL BRK-A BRK-B

巴郡曾經有過輝煌日子,但這些日子未必很快重臨。

買入巴郡 (NYSE:BRK.A)(NYSE:BRK.B)似乎是任何優秀投資者的必經之路。然而,我加入了萬里富家族25年了,但從來沒有跟從巴菲特買入股票。 

我從未買入過巴郡股票,這一點短期內應該不會改變。我對巴菲特與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建立的帝國只有熱愛及尊重,但我不會成為其股東。我很難對巴郡的未來感到興奮,而這是在考慮應否投入新的投資資金時,唯一最重要的事情。

巴郡的創辦人

近年,持有巴郡的最大風險之一是,該公司是由兩位80多歲的老人經營。再過三個月,此話就不真確了:巴菲特今年夏天就90歲,而芒格已經96歲。 

我並非對上了年紀的人有意見。我相信,巴郡這兩位創辦人的頭腦比起年紀只有他們一半的投資者還要敏銳及靈活(面對現實吧,他們的腦筯比其他人優秀得多)。不過,在考慮應否投資巴郡時,兩位創辦人的壽命總是一個受關注的問題。他們才華橫溢,但年紀只會越來越大,而你對巴郡的投資時間很可能會比他們其中一人更久,甚至可能比兩人更久。 

假如有人認為巴郡的股價不會因為其中一人的離開而遭受打擊,這想法未免太天真了。無論你對他們組織的高級副手團隊有多大信心,都很難想像市場會把這疑問的利益歸於該等團隊。現在巴郡股票因為巴菲特及芒格的存在而享有溢價,這一點其繼任人有待時間磨練。

巴菲特在今年的年報中寫道,投資者應忘記樹木而著眼於整個森林,他指的是不要只從個別投資的角度評估巴郡的重要性。但說到領導能力,巴菲特與芒格無疑就是兩棵樹。那就是森林。 

我明白這樣說聽起來像是突允,但即使是巴菲特及芒格最近也並非處於最佳狀態。巴郡自1965年以來的複合回報率可能較市場高一倍,但現在情況不同了,巴郡在一年、三年及五年期間落後於標普500指數。

巴郡股價去年僅上漲了11%,而有派息的標普500指數則上升31.5%。對於巴郡的投資者來說,近年的情況更加糟糕。如你在2014年底在巴郡投資100美元,那麼今天你會有112美元。在相同期間內,標普500指數可將100美元投資額升值為154美元。

過去十年,巴郡的下跌年數是標普500指數的兩倍,因此很難對公司的現況感到興奮。如你留意到巴郡的業務集中在保險、能源及鐵路領域,就很容易理解為甚麼在新的常態下,投資者會避開巴郡。其股票投資組合本身也是一個複雜的投資組合。

蘋果(NASDAQ:AAPL)成為巴郡五大持股量最大的公司之一,與其他金融服務巨企及一家業務停滯不前的飲料巨企一起,在巴郡曾經備受觸目的股票投資組合內佔69%的比重。上個月,巴菲特繼續拋售在四家業績持續滑落的航空公司的股份。蘋果已經升值為巴郡最重倉的股票,亦成為其最大持股中唯一的亮點。既然如此,投資者倒不如只買入蘋果股票,不必負擔巴郡其他包袱,不是更好嗎?

截至3月底,巴郡擁有超過1,370億美元的現金及短期投資,而鑑於該投資組合最近的記錄,不投入這些現金可能是好事。如巴郡不依賴其原有投資項目,我不肯定還是否看好此股票的理由。巴郡似乎已不再是市場的安全股票之一,我們不能像1965年那樣追捧此股票。 

【延伸閱讀】巴菲特並不擔心銀行受到冠狀病毒疫情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