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自由文壇

鞋帶裡的愛情

鞋帶裡的愛情

這篇故事也滿有意思的

我有一個表姐,新婚不久,帶表姐夫來我家做客。

臨走時,表姐夫突然彎下身來給我表姐繫鞋帶。

一扣一扣,細細地繫好,臉上表情十分專注,沒有一絲一毫的難為情,我表姐也似乎已經習慣表姐夫的殷勤,表情十分自然,

倒是,弄得我和媽媽很不好意思,他們走後,我暗暗地為他們夫妻倆的柔情蜜意感動不已!心想自己什麼時候也能找到一個肯為自己繫鞋帶的丈夫。

那一年冬天,雪下得很大,我和老公剛從婆家回來,就接到了朋友的傳呼。約我倆一起去滑雪。

在滑雪場,人很多,好不容易才擠到了條椅旁,我們開始換鞋,一轉眼間,幾個朋友都已換好了鞋,撐著滑雪桿出去了。剩下我和老公還有一個已經懷孕的朋友。

她慢慢地坐在椅上,使勁用腳把鞋蹬掉了,然後穿上碩大的滑雪鞋吃力地想彎下腰,把滑雪鞋繫上。卻彎不下去,當時她已經懷孕六個月了,肚子上像扣了一個鍋,再加上罩在外面的厚厚的羽絨服,看上去活像一隻大笨熊。

本來她老公不同意她挺著大肚子來滑雪,她卻執意要來,無奈,她老公只好依著她。

來到這裡以後,她的老公太粗心,只顧著教別人怎麼樣滑雪,卻忘記了照顧自己的妻子,這時,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只見我的老公放下了正要繫的滑雪鞋,突然走到了她的面前,彎下腰,動作嫻熟地把她鞋帶一扣一扣地繫好。臉上的表情平靜如水,完全沒有紆尊降貴的窘迫,也沒有的大獻殷勤的諂媚,就像給一個未成年的小姑娘繫鞋帶一樣。

我心裡有一陣不是滋味,有一種酸酸的感覺。因為結婚到現在,他還沒有主動給我繫過一次鞋帶。但很快,我的同情心就戰勝了妒忌心,因為我知道他是在幫助一需要幫助的人,我為他的愛心感到驕傲,同時為我的漠不關心而感到慚傀!

後來,我倆扶著她走出休息室,把她送到她老公的面前,叮囑他好好照顧她之後,便牽著手一起從山坡上滑了下去,再也沒有分開。

關於繫鞋帶的小插曲我很快就忘了,老公對我很好,我沉浸在老公細緻平實的關愛中。比如在洗澡之後,喝一杯他給我晾好的涼開水,在生病的時候享受一下他給我灌好的熱水袋,就在這時,傳來了表姐離婚的消息。

聽了這個消息,我很震驚。感情那麼好的夫妻,怎麼說離就離。

問其原因,是表姐夫在外面有了女人,表姐嚥不下這一口氣,說要找一個比表姐夫好一百倍的男人。無論表姐夫怎麼求,表姐也不回心轉意,因為她的心傷到了極處。

我理解表姐,她一直以來被親戚公認為是最幸福的女人,發生了這件事,令她在親戚面前很沒有面子。此外,表姐長得很漂亮,表姐夫卻其貌不揚,她有信心在愛情方面超過他。

把這件事告訴老公,本以為他會像我一樣大吃一驚,不料他卻輕輕一笑:「這沒什麼,我早就看出來了,他們不正常。那男人是在作秀,不是真愛。真愛不是這樣的,真愛不需要表演,而是細緻的關心。」

是啊,給妻子繫鞋帶的丈夫有了外遇,不給妻子繫帶的丈夫卻對妻呵護有加,這件事讓我反思了很久。

在社會上,像表姐夫這種喜歡用愛情表演騙取女孩子芳心的男人還有很多,戀愛中的女孩子一定不要被這種過火的做作所輕易感動,也不要總是拿別人的男友與自己的男友比較。

愛情是沒有標準的,也許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愛你。

總之,愛情不在鞋帶裡!

人生十最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滿. 人生最大的幸福是知足.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謙虛. 人生最大的快樂是布施.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健康. 人生最大的智慧是自知.

人生最大的錯誤是自棄. 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準時.

中華文化知多少

1.「萬歲」和「萬萬歲」是怎麼來的?

我們常在電視上看見大臣稱頌皇帝時大叫「萬歲」,其實「萬歲」一詞本來不是黃帝專用的。很久以前「萬歲」只是表示人們內心喜悅和慶賀的歡呼語,到秦漢以後,臣子朝見國君時常呼「萬歲」,但這個詞仍不是皇帝唯一專擅的稱呼,稱呼他人為「萬歲」,皇帝也不管。到了漢武帝時,他想把「萬歲」據為己有,但民間遇到慶賀之事時,還是有人呼「萬歲」。到了宋朝,皇帝才真正的不許稱他人為「萬歲」。

至於「萬萬歲」的來歷,則來自一個故事。相傳武則天稱帝後,特別喜歡別人吹捧她,藉以抬高自己的「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鑾殿召集翰林院眾學士,出題答對。她脫口出了上題:玉女河邊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
眾學士搜腸括肚,對答了幾十句,武后都不滿意,直覺掃興。這時,有位
慣於奉承的學士看出了她的心思,忙吟道:金鑾殿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武后興高彩烈,推為傑作。從此,「萬萬歲」一詞便流傳於朝野之上了。

2.甚麼時候開始金額要用大寫?

我們寫金額票據時,除了把金額寫成阿拉伯數字外,還要寫上大寫數字,有關這個規定的起源,要追索到明朝。據史書記載,在朱元璋執政的明朝初年,發生了一件重大的貪污案「郭
桓案」。郭桓曾任戶部侍郎,他利用職權,勾結地方官吏大肆侵吞政府錢糧,貪污
累計達 2400 萬石精糧,這個數字幾乎和當時全國秋糧實徵總數相等。此案
牽連 12 個政府高官,6 個部的政府官員和全國許多的大地主。

朱元璋對此大為震驚,下令將郭桓等同案犯幾萬人斬首示眾,同時執行了
嚴格的懲治經濟犯罪的法令,並在全國財物管理上實行了一些有效措施,
其中較重要的一條就是把記載錢糧數字的漢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改為「壹貳參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等。

3.為何在公堂只打屁股,不打別的地方?

在電視上每次看見官老爺大喝一聲:「打!」公差們棒子總是朝著犯人的屁股上落下,為何在公堂只打屁股,不打別的地方?原來,從前罰打犯人,沒有明確的部位,以致很多犯人都被活活打死。到了唐朝李世民時,有一次他在太醫處看到一幅「明堂針灸圖」,得知人
體的重要器官的穴位多在胸背部,這些部位被撞擊拍打會有生命危險,他再看圖中屁股部的重要穴位就少得多了,這對他很有啟發,後來他對刑罰中的罰打作了規定,對犯人不許鞭打胸背部,而規定屁股作為罰打的部位。從此在公堂上打屁股就傳了下來。

4.博士、碩士、學士從何而來?

「博士、碩士、學士」這些名稱,古已有之,不過和現在的含意不完全相同。博士,源於戰國時代,當時是一種官職,也就是一些博通古今,知識淵博的人。碩士這個詞,最早見於五代時期,通常指那些品節高尚,博學多識的人。學士最早出現於周朝,原本是指那些在學堂讀書的人,後來逐漸變成文人學者。

5.年號是怎麼決定的?

年號是古代各王朝的帝王用以紀元的名稱,據史料記載,帝王中最早使用年號的是漢武帝劉徹,他於公元前 141 年即位,這一年的年號為「建元元年」。從此,各個王朝都有年號。中國最後一個使用的年號是甚麼?一般的年表都記為宣統,不過後來袁世凱竊位稱帝,曾改民國五年為洪憲元年,但這傢伙的皇帝只做了不及三個月便下台,無論如何,洪憲乃中國歷史上最後出現的一個年號。

年號取意,往往字字斟酌,煞費苦心。由於帝王們都想用吉祥如意的字眼,故年號頗多重覆。宋太祖用過乾德,後來從一面銅鏡銘文上,才知道五代前蜀早已用過這個年號了,不過宋太祖不知道,隋末起義民兵領袖輔公祏更早用過此年號了。

6.為何一月要讀做正(音征)月?

我們習慣把一月稱為「正月」,這是因為在古代,每年以哪個月為第一個月,各朝代都不同。夏朝以一月為第一個月,商朝以十二月為第一個月,周朝又以十一月為第一個月。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分的次序,就把改正後的一月稱為「正月」。此外,古代的帝王大都在一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為了表示莊重獨尊,便將一月改為了「正月」。

到了秦代,因秦始皇出生在正月,取名贏政,為了避他的名諱,強行規定把正字讀作征。正(征)月的叫法,就此傳了下來。

7.「杜撰」一詞有甚麼來歷?

宋朝有一個叫杜默的人,他是一個文人,喜歡寫詩,且以豪放見稱不過他寫的詩不講韻律,有人說他的東西詩不像詩,文不像文,實在不倫不類。因此,人們每逢看到不象樣的詩文或不合邏輯的,就脫口而出:「這是杜默撰寫的。」後來這句話逐漸簡化為「杜撰再後,又被引伸為不真實的、沒有根據地編造的意思了。

8.三姑六婆是些甚麼人?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販賣人口的女人),媒婆,師婆(女巫),虔婆(鴇母),藥婆穩婆(接生婆)關於「三姑六婆」的來歷,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明代有為叫陶宗儀的學者,在他的筆記中便記載了三姑六婆的身分。清代李汝珍在他的小說《鏡花緣》中也曾寫過:「吾聞貴地有三姑六婆,一經招引入門,婦女無知,往往為其所害,或哄騙銀錢,或拐帶衣物。」這就是三姑六婆的原意。

9.三長兩短又有何來歷?

「三長兩短」是和棺木有關的。棺木是由六片木材拼湊而成,棺蓋及棺底分別俗稱天與地,左右兩片叫日月,這四片是長木材,前後兩塊分別叫彩頭彩尾,是四方形的短料所以合共是四長兩短。但棺蓋是人死後才蓋上的,所以只稱「三長兩短」作為死的別稱,後來再加入意外、災禍等意思。

10.誰是第一個焚書的人?

談起焚書,必然想到秦始皇。其實,歷史上首創焚書的是比秦始皇早一百多年的商鞅。根據韓非在《和氏》所載,商鞅教秦孝公設告坐之過(即是叫鄰居們互相監視告密,否則一戶犯法,五戶坐罪),和焚燒詩書,以利統一教化,秦孝公都照做了。根據《商君書》,商鞅認為以「儒術」為首的諸種文化典籍是「六虱」,國家有六虱,將使人民不能專注於農務,盜賊必至,國力便受到削弱,人民也必跟著貧困,所以必須鏟除。基於此,商鞅認為必須使用行政手段對文化破舊立新,於是向秦孝公提出了焚書。

11.皇帝的說話叫作甚麼?皇后的說話又叫作甚麼?

皇帝的說話、詔書,制令等,泛稱「綸音」。《禮記》說,若果把皇帝的說話比喻做細縷,則它的影響力便有如粗繩(原文稱為「綸」);若果把皇帝的說話比喻做粗繩,則它的影響力便有如大繩纜。後來便用「綸音」以指皇帝的說話。至於皇后的命令,則稱「懿旨」,懿(粵音意)就是美的意思,代稱美麗的婦女,「懿旨」就是指皇太后或皇后的命令。

12.我們稱始祖為鼻祖,稱遙遠的子孫做甚麼?

遙遠的子孫我們稱為「耳孫」。孫的兒子叫曾孫,曾孫的兒子叫玄孫,玄孫的兒子叫來孫,來孫的兒子叫晜(粵音君)孫,晜孫的兒子叫仍孫,仍孫的兒子叫雲孫,雲孫的兒子叫耳孫!因為耳孫離開高曾祖父(即祖父
的祖父)很遠,只能耳聞而已,故此我們稱遠孫為耳孫。

現代已很少人用耳孫這個詞語了,不過在閱讀古文時,此乃基本常識也。

13.黃帝的帽子前垂下的珠子有甚麼用?

古代的皇帝在參加不同的典禮時,是須要穿上不同的服飾。在參加最隆重的典禮上所使用的皇冠,稱為「冕」,它的形狀就像我們今天見到的大學畢業帽,不過冕上的布板是長方形而非正方形,前後兩端各綴珍珠十二串。這種珍珠是一種很有趣的道具,它們會在皇帝的眼前腦後來回晃動,使他極不舒服,其目的就在於提醒他必須具有端莊的儀態,不能輕浮做次,影響皇帝應有的威儀。

14.中國最早的醫書是哪一本?

答案是《黃帝內經》,也可簡稱為《內經》。是最早一本醫學理論經典著作。書名有黃帝二字,可能是因為這本書的內容大部分以黃帝與歧伯等人問答的形式寫成。根據考証,這本書大約寫於戰國秦漢時期,冠以「黃帝」,乃是後人偽托。書的內容包括九卷的《素問》和九卷的《靈樞》,範圍包括了醫學基礎理論、針灸、方藥等。

不曉得我們的教育是否能教育出這種小孩呢?

不曉得我們的教育是否能教育出這種小孩呢?(這種媽媽呢?)

這事發生在普吉島的ClubMed渡假村,那時我在那裡擔任中英文的翻譯公關。

有一天,我在大廳裡,突然看見一位滿臉歉意的日本工作人員,安慰著一位大約四歲的西方小孩,飽受驚嚇的小孩已經哭得精疲力盡了。

問明原因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位日本工作人員,因為那天小孩較多,一時疏忽,在兒童網球課結束後,少算了一位,將這位澳洲小孩留在網球場。

等到她發現人數不對時,才趕快跑到網球場,將這位小孩帶回來,小孩因為一個人在偏遠的網球場,飽受驚嚇,哭得浠浬嘩啦的。

現在澳洲媽媽出現了,看著自己的小孩哭得慘兮兮的。
如果你是這位媽媽,你會怎麼做?
是痛罵那位工作人員一頓?
還是直接向主管抗議?
或是很生氣的將小孩帶離開,再也不參加『兒童俱樂部』了?

都不是!請看–

我親眼看見這位媽媽,蹲下來安慰四歲的小孩,並且很理性的告訴他:『已經沒事了,那位日本姊姊因為找不到妳而非常的緊張難過,她不是故意的,現在你必須親親那位日本姊姊的臉頰,安慰她一下!』

當下我只見那位四歲的小孩,墊起腳跟,親親蹲在他身旁的日本工作人員的臉頰,並且輕輕的告訴她:『不要害怕,已經沒事了!』

就是要這樣的教育,才能養出寬容、體貼的孩子吧!

體貼別人,也等於體貼了自己的心。

很棒的短文…………與您分享!

老人安養院牆上發現的一篇文章

老人院牆上~發現的一篇文章(一定要看)

=========================

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繫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髮、擰鼻涕。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

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
….. 極可能最後連要說什麼,我也一併忘記。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 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去回答不知道你從哪裡冒出來的嗎 ?所以,當我重覆又重覆說著老掉牙的故事,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時,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

切望你,也能陪著我閒話家常吧!

孩子,現在我常忘了扣扣子、繫鞋帶。吃飯時,會弄髒衣服,梳頭髮時手還會不停的抖,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只要有你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湧上 心頭。

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陪著我,慢慢的。就像當年一樣,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
若為人子女不懂得如何體諒他們,那他們便只能於痛苦中渡過餘生,黑暗中
逝去…

請把此文章轉發給您的朋友,讓他們知道家人才是最重要的。愛情可以重新再找尋, 但我們的父母一生卻只得一個,珍惜、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