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靈修

分享是上帝賜給人最好的禮物

分享是上帝賜給人最好的禮物

話說一位猶太教的長老,酷愛打高爾夫球。

在一個安息日,他覺得手癢,很想去揮桿,但猶太教規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須休息,甚麼事都不能做。

這位長老卻終於忍不住,決定偷偷去高爾夫球場,打九個洞就好了。由於安息日猶太教徒都不會出門,球場上一個人也沒有,因此長老覺得不會有人知道他違反規定。

然而,當長老在打第二洞時,卻被天使發現了,天使生氣地到上帝面前告狀,說某某長老不守教義,居然在安息日出門打高爾夫球。上帝聽了,就跟天使說,會好好懲罰這個長老。

第三個洞開始,長老打出超完美的成績,幾乎都是一桿進洞。長老興奮莫名,到打第七個洞時,天使又跑去找上帝:上帝呀,你不是要懲罰長老嗎?為何還不見有懲罰?
上帝說:我已經在懲罰他了。

直到打完第九個洞,長老都是一桿進洞。因為打得太神乎其技了,於是長老決定再打九個洞。
天使又去找上帝了:到底懲罰在那裡?
上帝只是笑而不答。

打完十八洞,成績比任何一位世界級的高爾夫球手都優秀,把長老樂壞了。
天使很生氣地問上帝:這就是你對長老的懲罰嗎?
上帝說:正是,你想想,他有這麼驚人的成績,以及興奮的心情,卻不能跟任何人說,這不是最好的懲罰嗎?

生活需要伴侶,快樂和痛苦都要有人分享。
沒有人分享的人生,無論面對的是快樂還是痛苦,不都是一種懲罰嗎?

在諮商的過程當中發現一個現象,就是這些人們都很少向朋友或家人傾訴,分享心中的問題。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憂鬱、自卑、自閉、不快樂……等現象。這如同續滿水的池子,如果不將水適當的排出,這池子的水必定溢滿整個環境。

有沒有耶穌

有沒有耶穌

今天,我們來確定歷史上有沒有耶穌這個人…

布魯斯(F. F. Bruce)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教授, 也是聖經批判與訓詁學的權威, 他曾說:「有些作家喜歡把基督的存在當作神話看待,其實他們是不敢根據歷史的證據作進深的研究.基督的歷史性與凱撒大帝的歷史性,在未存偏見的歷史家們看來都是一樣可以證實的事,因此很少有歷史學家會宣傳基督的存在是一個神話故事。」

以下是非基督教的資料,由於不了解與對此信仰的憎惡,言詞難免偏頗,卻更顯示耶穌存在過。

塔西圖(Cornelius Tacitus, 生於西元52-54年間)塔氏是羅馬史學家, 曾於一一二年時任亞洲省省長,亦是西元後80-84年間英國省長,羅馬大將阿古可拉(Julius Agricola; 西元37-93年)之女婿.在記述尼祿王史蹟時, 提及耶穌之死及基督教在羅馬的情形:「所有來自人的安慰, 太子的禮物,供給眾鬼神的香燭都無法贖清尼祿王焚燒羅馬城的罪名. 當時基督徒人數愈來愈多, 招致羅馬人的厭惡,為了壓制自己焚燒羅馬城的謠言,尼祿王假加焚城之罪於基督徒身上, 並對他們酷施嚴刑。基督教的創始人基督, 在羅馬皇帝提庇留(Tiberius, 西元14-37年間)在位期間, 被統管猶大地的羅馬巡撫本丟彼拉多(Pontius Pilate)處死.這種迷信雖曾一度被壓制下來, 但後來又死灰復燃,不但是在猶大地, 且一直漫延到羅馬城。」
編年史十五卷 44(Annals XV.44)(註,倒數第四行本丟彼拉多在聖經中有記載,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時候約當公元28年)

陸西安(Lucian) 是第二世紀時的諷刺家, 常諷刺基督及基督徒們.他提到基督徒與巴勒斯坦猶太會堂的關係,並描繪基督是:「因為創立異端邪教而被釘十字架上的一個人。尤有甚者,基督是該教的立法者, 他勸服信徒離棄希臘諸神,轉而敬拜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自己就能得神的饒恕,同時宣稱舉凡遵守衪所定之律法皆為兄弟。」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 生於西元三十七) 乃猶太史學家,十九歲時成為法利賽人(猶太人的教法師)。西元六十六年時成為加利利反抗羅馬帝國的猶太軍隊師令,被擄後則歸附羅馬軍總部.以下他所說的一段曾引起多人激烈的辯論:「這時猶大地出現一位名叫耶穌的智者. 他能行神蹟異事,又是許多喜歡追求真理之人的導師.跟隨他的人除了猶太人以外, 也有不少是希臘人.這人就是基督,但羅馬巡撫在我們民間領袖的慫恿下, 判釘他十字架. 眾先知曾預言他的復活以及許多有關他的神蹟奇事. 基督徒就是從基督得名的, 直到今天仍未完全絕跡.」
摘自」猶太古史」十八卷三十三章, 約寫於第二世紀(Antiq xviii.33)

阿拉伯文的譯文中也有如下的記載:「往這期間有一智者名叫耶穌,他的行為佳美、品德高超許多猶大人和其他國家的人都跟隨他成了他的門徒,彼拉多把他釘死在十字架上但他的門徒卻不肯離棄他的教訓,他們宣稱在耶穌被釘十字架後的第3天開始向門徒們顯現如今仍然活著,由此可見他可能就是先知們所提到的救主彌賽亞。」

從約瑟夫(JoqeDhus)的著作中我們也找到一些有關耶穌的弟弟雅各的記戟,在「猶太古史1第二十卷 章」節(Antiquities XX 91)中他描寫當時猶太人的大祭司亞納諾斯(Ananus)的事蹟:「這位我們提到過的年青人亞納諾斯繼承了大祭司的職位,他是絕頂大膽的人,且與猶太人的統治階級撒都該人同黨,撒都該人比一般猶太人更為嚴厲,亞納諾斯為人既有赦作敢為之風又見統治猶太地的羅馬巡撫法斯托(Festus)過世,而新任巡撫阿爾碧納;Albinu」仍在途中於是他下令召美審判議會將自稱是基督的耶穌之弟雅各等人提審判他們違法之罪定他們以亂石擊斃之死刑。」

又據一位作家布魯斯在其”新約文件是否可靠”一書中曾記有大英博物館保存流傳已久的一封書信,這信約在公元七十五年後寫成,但其實際日期已經不詳,此信是敘利亞人名叫馬拉寫給其子巴賽拉比安的,他那時正被關在獄中,故勉勵他的兒子追求智慧,指出凡迫害智者必招凶惡,他說:「雅典人殺死蘇格拉底又有何益呢?? 饑荒與疾病接著降臨該地,審判他們的罪。 賽模斯人燒死畢太馬拉斯又有何益處呢?? 不久以後,他們的土地被海淹沒了。 猶太人釘死他們智慧之王又有何益呢?? 不久他們的國家被異族人所滅。神公平地處罰這三個民族:雅典人餓死了,賽模斯人被海淹沒了,猶太人亡國,被逐出了自己的家園,四散流離。但蘇格拉底並沒有死,他活在柏拉圖的學說裡,畢太馬拉斯沒有死,他活在希拉的雕塑中,智慧之王也沒有死,他活在自己所留下的遺訓中。」

以上可見耶穌曾經存在之事實,不容否認。再者,耶穌本身不但有智慧,他更有神蹟在身,只是在那些反對他的人眼中看來乃視為妖術,而且,這位曾經存在的耶穌,可能不是”普通人”…

(再註:以上都可以在聖經中找到資料)

愛神愛人

愛神愛人

「 耶 穌 對 他 說 : 「 你 要 盡 心 、 盡 性 、 盡 意 , 愛 主 你 的 神 。 這 是 誡 命 中 的 第 一 , 且 是 最 大 的 。 其 次 也 相 倣 , 就 是 要 愛 人 如 己 。 」 」 ( 太廿二34至40 )

律 法 師 問 耶 穌 哪 一 條 誡 命 最 大 , 耶 穌 答 , 第 一 是 愛 神 , 第 二 是 愛 人 。 注 意 , 不 是 一 條 誡 命 , 是 兩 條 ; 也 就 是 說 , 兩 條 誡 命 相 輔 相 成 , 缺 一 不 可 。 使 徒 約 翰 說 : 「 我 們 愛 , 因 為 神 先 愛 我 們 。 人 若 說 『 我 愛 神 』 , 卻 恨 他 的 弟 兄 , 就 是 說 謊 話 的 ; 不 愛 他 所 看 見 的 弟 兄 , 就 不 能 愛 沒 有 看 見 的 神 。 」 ( 約 壹 四 1 9 至 2 0 )

我 們 多 愛 人 , 反 映 出 我 們 有 多 愛 上 帝 。 倒 過 來 卻 行 不 通 , 你 對 神 的 愛 不 一 定 反 映 你 對 人 的 愛 ; 因 為 愛 上 帝 比 愛 人 容 易 得 多 。 我 們 可 以 整 天 唱 詩 歌 , 讀 聖 經 , 嘴 裡 掛 著 許 多 「 屬 靈 」 的 「 術 語 」 ; 但 如 果 對 人 漠 不 關 心 , 那 恐 怕 我 們 所 愛 的 不 是 個 有 位 格 、 又 真 又 活 的 神 , 而 只 是 一 套 思 想 、 理 念 , 或 上 天 堂 的 「 保 險 」 而 已 。

十 字 架 是 由 兩 條 木 頭 組 成 , 從 上 而 下 可 代 表 神 跟 我 們 的 關 係 , 從 左 至 右 可 代 表 人 與 人 的 關 係 ; 因 著 耶 穌 的 死 和 復 活 , 神 與 人 並 人 與 人 之 間 的 關 係 得 以 復 和 。 所 以 , 「 愛 神 的 , 也 當 愛 弟 兄 , 這 是 我 們 從 神 所 受 的 命 令 。 」

怎樣才算「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

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說:」夫子,我該作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對他說:」律法上寫的是甚麼?你念的是怎樣呢?」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耶穌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路10:25-28)

人若愛上帝,必然愛上帝所創造,上帝所眷愛的人,證明他愛上帝的唯一證據是,愛他身邊的人!

因為,人並不是一堆化學元素,也不是禽獸的一部分,而是有上帝的形象和樣式的宇宙至尊!

全力愛神,盡心愛人,這是律法的總綱。

親愛的弟兄啊,神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從來沒有人見過神。我們若彼此相愛,神就住在我們裡面,愛祂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約一4:11-12)

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是最大的誡命。
盡心是專心一意,專心行上帝的心意,不要左搖右擺。三心兩意的人,心思分裂,不願行上帝的心意。
在猶太教的理解中,所謂盡性,是要面對人生一切困難,甚而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忠於上帝。
猶太教的觀念中,盡力指盡上自己一切的能力,特別是物質上的擁有。

盡心盡性盡力意即以自己的一切,生活上的每一個細節,盡自己的一切、毫無保留地去愛神。

每安息日要常擺在耶和華面前,這為以色列人作永遠的約

「每安息日要常擺在耶和華面前,這為以色列人作永遠的約。」(利廿四8)

神吩咐摩西要作十二個餅,稱為陳設餅。每安息日將這十二個餅常擺在耶和華面前,即放在聖所內的桌子上,然後又要把乳香放在每行餅上。這樣可作為記念,又作為以色列人永遠的約。這些餅也是為著亞倫和他子孫吃的。這到底包含哪些屬靈的意思呢?

一.陳設餅是預表基督是生命的糧,是以色列和祭司們的供應。乳香是預表基督復活的香氣。所以,乳香要放在十二塊餅上,表徵死而復活的基督是我們生命的糧和供應。

二.作為記念和永約:說明主所完成的救贖,不但成為聖徒的供應,也在神面前永被記念。同時神也要以色列人記念。現今,我們吃主的筵席,也正是記念恩主。永約說出主永不改變,祂永是祂子民的供應和滿足。

三.亞倫和他的子孫可以在聖處享用,表徵現今我們所有蒙召的兒女,成了祭司的體系,都要常常接受基督來供應我們,作我們生命的糧,使我們靈命得以增長,事奉有力,好叫生活事奉都榮耀神。請問:你有天天享受基督作你生命的糧嗎?請緊記: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六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