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靈修

我不理解如此的上帝

我不理解如此的上帝
~ 本文摘自 海外校園 2001年12月號第50期 ~

版主按:

關於本文所提出的各樣問題,請網友同時參考本網頁中另三篇回應文章:

1. 在阻擋和動力之間選擇、 2. 耶路撒冷的雅典、3. 聆聽上帝吧

沈 中

思想變化
一年前,我開始參加教會活動。在對基督教稍有瞭解之後,我很快便想成為一個基督徒。但在我參加教會活動一年之際,一個偶然的原因促使我反省思考,從而對基督教很多基本的東西產生極大的懷疑,並最終放棄了對它的追求。

我當初去教會是我太太不斷思想工作的結果。我參加了不少次查經活動,讀了幾本入門書,尤其是里程著的《遊子吟》一書,很快便從一個無神論者變成了一個不可知論者。也就是說從認為神不存在到不知道神是否存在。雖然我一開始去查經班並不很習慣,但很快便發現那裡有一些這個社會不多見的溫情、互助、友愛。這裡的主要話題不是股票、電腦、賺錢、綠卡,而是歷史、神、道德、罪、來世、永生。

當然我的思想上的變化,跟我接觸到的基督徒也有極大的關係。可以說他們中很多人,是我這一生中接觸過的最友善、最品行端正的人。我心裡的天平逐漸向基督教傾斜,也羨慕起基督徒的生活,並希望自己能成為其中的一員。

慈愛何在
然而,我偶然讀到了達爾文質疑地獄一段話,促使我全面地反省思考,並從而整個改變了我對基督教的看法。

大家都知道按基督教的教義,地獄又名火湖,是所有的非基督徒、假基督徒及魔鬼撒但受永遠的火燒、煎熬和折磨的地方。用火燒來慢慢地煎熬折磨從而達到懲罰的目的,已經夠殘暴了,而如果這是一個永永遠遠的煎熬,這就不可能有再一點點積極的懲罰和糾正的效用了。你能想像一個高高在上,萬能、公義、慈愛的神做出這樣的事嗎?

基督徒喜歡將上帝與人的關係比做父親與兒子,天下有哪個慈愛的父親,會把不認他的兒子打入萬劫不復的地獄呢?難道他就不想想自己該負的責任嗎?我覺得對一個人最極端的處罰,只能是讓他在這個世界上死亡消失,使他再度傷害別人的可能性變為零。這不是出於憎恨,而是出於公義和維護其他人的權益。事實上當今世界恐怕沒有幾個國家,還用折磨煎熬來作為處罰犯人的手段,而這一連“本性罪惡”的人類都不屑而為的事,居然成為宇宙的主宰用來威脅渺小的人類的手段。聖經記載的是跨越時空的絕對真理嗎?這是我難以接受的第一點。

殺嬰凶手
於是,對待聖經,我採取了一個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方式,即“不考慮真偽,先看對錯”。換言之,先假設聖經所言句句屬實,看我是否能認同它的主要教義和價值觀。

這一來我發現了很多問題。當然我現在的觀點受到了很多反基督教言論的影響。本文中我引用的聖經經文多出於反基督教的角度,可能聖經中還有別的語句,給出與之相反的教義。我也不否認聖經中有大量的勸人從善的積極的教誨,然而因為基督教把聖經當作跨越時空的絕對真理,我必須要以一種苛刻的態度來審察它。用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的一句話來說:“異乎尋常的聲稱必須要有異乎尋常的證據。”我不否認我對聖經,尤其是《舊約》缺乏全面深入的瞭解,也許有些我未曾讀到或領悟到的部分正是對我的問題恰到好處的解答。所以我只能說以下只是我目前的觀點,而不一定是我永遠的觀點。然而現在我對聖經的感覺恰如馬克吐溫所言,“不是聖經中我不能理解的讓我不安,而是聖經中我能理解的讓我不安”。

繼“上帝的慈愛”之後,讓我困擾的第二個問題,是《舊約》中殺嬰兒的問題。《舊約》中多處有無辜嬰兒慘遭上帝屠殺的故事。而且上帝尤其對長子感興趣。比如埃及法老不放摩西帶以色列人離開埃及,上帝處死所有埃及人的長子。上帝的這種報復手段和那些恐怖分子何其相像--只要我傷害到你所關心的人便是對你最好的懲罰。至於亞伯拉罕為表示對上帝的信心而要獻上自己的親生骨肉,我沒有發現這有什麼好誇耀的,換了我,我是做不到的。事實上,即便是要我去獻上個陌生人,我都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到。

極不平等
第三點是平等問題。關於人人平等,聖經中對這一點可以說是至少沒有大力提倡。相反,聖經對奴隸制是默許的。難怪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很多人以聖經為依據,堅持認為奴隸制是合理的。

聖經對於男女的不平等,則是明明白白地提倡。“女人要沉靜學道,一味的順服。我不許女人講道,也不許他轄管男人,只要沉靜。”(《提前》2:11-12)。“婦女在會中要閉口不言,像在聖徒的眾教會一樣。因為不准他們說話。她們總要順服,正如律法所說的。她們若要學什麼,可以在家裡問自己的丈夫。因為婦女在會中說話原是可恥的。神的道理,豈是從你們出來麼?豈是單臨到你們麼?”(《林前》14:34-36)。

歷史上對猶太人的迫害歧視,可以說與基督教天主教有著直接的聯繫,因為在基督徒眼裡猶太人是殺死耶穌的凶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按照《舊約》,猶太人是種族歧視的最早受益者,上帝沒什麼道理便揀選了他們,然後開始幫助他們征服其他民族。

思想自由
第四點是關於言論和思想的自由。基督教從本質上來說是對言論和思想自由的最大否定。按照聖經,任何人只要罵兩句上帝,他就應該被石頭砸死。“那褻瀆耶和華名的,必被治死,全會眾總要用石頭打死他。不管是寄居的,是本地人,他褻瀆耶和華名的時候,必被治死。”(《利》24:16)基督耶穌本人便是言論自由的犧牲品。對猶太人來說,他唯一的罪便是號稱是神的兒子。

禁果陷阱
第五是點關於原罪和人類的本性問題。眾所周知,基督教認為人的本性是罪惡的,而最初的起因也就是原罪,是因為亞當和夏娃受了毒蛇撒但的誘惑而偷吃了智慧的禁果。很多人當然要問,為什麼萬能的上帝會允許這種誘惑存在,答案往往是上帝不想讓人類成為機器人,而要成為有自由意志,能自己選擇的活人。

問題是如果亞當和夏娃吃了禁果才有智慧,那麼說明他們在這之前是沒有智慧的。譴責他們受魔鬼的誘惑就好像給了嬰兒、弱智、精神不健全的人選擇的自由,然後再譴責他們沒有聽從警告受了誘惑。這是不是更像是一個陷阱?更有甚者,從此任何人一出生,便要承擔先人“罪”的後果,這是否有點像文革時的劃成分?

緣何相信
第六點是關於信心。教會裡最常提到的是信心和愛這兩個詞。信心是指對上帝的絕對信任,即便有許多難以理解的或相互矛盾的事實也不能動搖。這一點毫無疑問是與科學研究的懷疑一切的態度針鋒相對。

很多基督徒在對聖經、對世事的不公平不理解的時候,便把信心當成最有效的武器。常常聽到有人說,等耶穌再來的時候一切都會有答案的。但是我想如果耶穌今生沒有給你答案,憑什麼你相信來生就有答案?

絕對崇拜
第七點是關於人生的意義以及人神的關係。按我對基督教的理解,基督教認為神創造了人,而人生的意義便是恢復與神的關係。我發現我對基督教最反感的一點就是它所強調的絕對的崇拜。這恐怕也是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在內,相對比較能接受耶穌的原因。任何人都有權對上帝發出發自內心的讚美,但我不明白為什麼這是人人都必須做的。你能想像一個宇宙的主宰、仁慈公義的上帝,一定要聽一群渺小的人類對他?美、奉承、馬屁嗎?什麼樣的人或者神才會覺得對他的讚美是必不可少,而且必須是連續不斷的呢?

聖經的主題是神揀選了猶太人,要他們永遠歸向他,崇拜他,從而得到拯救。然而我們可以看到神一次又一次失敗了,整本聖經可以說是一本記錄上帝如何失敗的書。如果世上真的有位萬能的神,那他會覺得聖經是對他的萬能的證明呢,還是無能的證明?

苦難的意義
第八點是關於苦難。基督教常常用世界的精美,來說明一位設計者的存在。然而對於世界醜惡的一面,則統統歸罪於撒但和人類。請問一方面不願意對消極的一面承擔責任,一方面又希望被?美為萬能的、完美的、至高的主宰,這是合理的嗎?

聖經中對災難的描述最有代表性的是《約伯記》。我讀完後完全沒有明白,只感覺上帝比人類更自私。為了與魔鬼打個賭,為了檢驗約伯是否對他忠誠,他可以讓約伯的全家成為犧牲品。其實從整本聖經看,這似乎便是上帝生存的意義和目的--讓人類認識他,崇拜他,必要時檢驗他們的忠誠。至於手段,是用今世的災難如降災於長子,降瘟疫等等來逼迫,還是用自己兒子的死來感化他們,或是用來世天堂的誘惑或地獄的威脅,上帝無所謂,可謂是不擇手段。讀一讀《舊約》那些繁瑣無比的宗教禮儀和教條,我們便可以看到上帝對人類是否忠誠聽話的重視,遠遠超過他對人類自身的幸福快樂的關心。

世界上最不道德的是什麼?是戰爭,疾病,災害,事故,地震,饑荒,貧窮,是天生的不健康的嬰兒……如果一個人能制止這一切,卻對這一切無動於衷,我們都會譴責他的不道德,但為什麼一旦人換成神,他的無動於衷就不受譴責,反被當作高深莫測,當作深謀遠慮,當作別有安排?

那又怎樣
我知道包括我太太在內的許多基督徒朋友,恐怕不會同意我的很多觀點,有的可能感覺受了侮辱,我對此很抱歉。但如果我不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寫出來,我覺得那是我對他們的欺騙。我也不否認對有些基督徒有一種羨慕和嫉妒,因為他們從信仰上得到了力量,他們体會到了一種我無法体會到的奇特的感覺。聖經裡的很多東西對我而言像無法越過的鴻溝,而他們或憑理解,或憑信心,不斷從中找到了力量和依靠。

然而正如聖經中說,“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太》22:14)雖然我聽過一些與神直接交流的見證,自己也做過禱告,卻從未感覺到有這樣一種神秘力量的存在。我想我大概便是沒被選上的。我想我最終能做的便是對自己誠實。

對基督教的幻滅對我有一點打擊,人畢竟是不太甘心到這個世界上只走一回。但是,話又說回來,人即便有了永生又如何呢?永遠地跪下崇拜上帝,聆聽地獄的哭泣嗎?

天使與魔鬼 ~ 吳庭樑

天使與魔鬼

吳庭樑

「這也不足為怪,因為連撒旦也裝作光明的天使。」(林後十一14)

家庭暴力
近日看了齣福音見證電影「廚神」,男主角居然處心積慮運用不同手段,讓太太沒法干涉在他外享受所謂的齊人生活。這樣說是客氣了,有人說「花心」、「鬼混」、「色餓鬼」、「變態」、「淫蟲」……。又有說:「你看男主角反應何等輕挑,掩不著太太內心仍在傷痛!」旁述員強調: 「這便是天使變魔鬼」!電影反映了家庭暴力、精神虐待的恐怖。

完全虐待手冊

網上新聞組這天有則駭人的張貼,文章標題「完全自殺手冊」,內裡介紹如何使用各種藥品來自殺,還繪聲繪影地說明成份效力、身體反應,好像他試過也死過,套用旁述:「這是魔鬼!」廚神用甚麼招式對付嬌妻?(請讀者千萬以成熟的眼光和角度去看,不要學啊!)一.孤立她,阻擋她所有的朋友,讓她與親友疏離。二.強調女主內,不准她出外工作,令她失去經濟能力。三.讓她忙於照顧兒女,要她不斷生養,無暇理會丈夫。

「哼!何等陰毒!」一位忿忿不平的女仕罵著說。

「才不止呢!無良,不是人,簡直是禽獸。」另一位太太接口,真是投入,不過許多人也點頭稱是!

「其實,這也不足為奇!」做社工的分享:「這類個案多的是,許多受害者仍舊忍氣吞聲,死了也無人知!」

「我見過教書的、高官、知識份子也打老婆!」

「我的親戚也發生過……」

「那個單親家庭,就有這樣傷心的往事!」你一言我一語,孤苦受害的婦女何其凄涼,老公們何其悲涼。女主角傷心到一個地步,說「很想把他殺了!」難怪現今社會,有吶喊聲音主張「姊姊妹妹站起來」。

家庭暴力實在是必須竭力阻止的事。黑色暴力會構成磨滅不了的身體創傷,就如被刀刺傷、火燒傷、熱水燙傷,電流殛傷、用鐵用繩又鎖又綁等,傷在身痛在心,實在永不超生!不過白色的暴力更可怕。夫妻冷戰、言語的挖苦、攻訐、中傷,暗中的出賣、毀壞她的名譽、報復、陷害,用橫手加害等等,更是殺人於無形。

「不會!哪有如此離譜?」一位女士亮著大大的眼睛,驚訝地問。

「真珠都無咁真!比這更辣、更兇的都有,人性的邪惡甚麼都幹得出來,連把她煮了吃也有啊!」聽了年長的一位這樣說,實在叫人反胃嘔吐!愛人變成仇人,仇人變成敵人!不禁令人問「曾經愛過嗎?難道愛的反面就是恨嗎?恨人就要殺人?」

完全急救自衛術

「細心想想,不單丈夫有暴力,妻子也有啊!一輯『醫學神探』曾報導透過開棺化驗,才揭發一名黑寡婦用一種無色無味的慢性毒藥,放在每日的果汁中,把丈夫和兒女通通謀害!還有……」一位丈夫說。是的,無論數量和性質,也會找到同樣案例,這也可證明暴力虐待不分男或女!男性會因事業壓力、前途失意、經濟拮据、人生不滿而向妻子發洩;女性也可能因人際關係欠佳、家庭子女怨鬱、孤單寂寞、無法舒展理想抱負等等向丈夫渲洩。還有種種因宗教迷信、家族聲望、個人榮辱、精神病態、受人唆擺等引發災禍。不過,總也不可成為暴力的籍口。然而甚值得雙方自我檢討,正視自我和問題癥結,從而謀求改變。切勿畏疾忌醫,害人害己。

應付暴力,一是制止,一是躲開,一是預防。以暴易暴、以眼還眼、以手還手,解決不了問題。兩敗俱傷,在所難免;暴力沒有永遠得勝者,只會怨怨相報,無日無之。背後真正的受害者始終是子女,對他們成長所構成的創傷和陰影,遺害終生!夫婦間應該互相忍耐、接納、原諒、寬恕,但對暴力虐待卻不可逆來順受。我們所見的不是天使,而是魔鬼,是人性最醜惡的暴露,是迷失本性的狂徒或瘋子。縱使無法對抗,也不容讓它繼續傷害人,尤其是不斷蠶食吞噬生命。狂暴的人大多反映個人某方面的缺陷,他需要的是別人的協助,特別是專業輔導,包容遷就並不能制止或改變對方的暴行。

沒有人完全無可指摘,正因如此,面對困境時尋求能分擔的指導者是自然不過的。面對暴力,必需尋求公平的對待,可向警方求助,目的是抑止罪案發生。尋求專業社工、家庭輔導、有關團體幫助,目的是對症下藥處理問題,並且防範於未然。尋求親屬朋友,可得著支援分擔,作長線扶助。尋找自我,目的是重建那失落的、悲傷、迷惘和恐懼中的自我,重獲新生。但這當中最需要的是動力和盼望,何處去尋找呢?

廚神的妻子向神呼求,廚神也向教會伸出求助的手;他們得到的支援,重燃起的信心,超過所想所求。牧師為廚神每天早上查經,令他生命一步步解開癥結。太太後來說了一句心底話:「惟有神改變了他。」換句話說:「惟有神才收服得了他。」這是美麗而痛苦的經歷,感人至深,因為這是「真人秀(真人版)」的電影。

「悔改的廚神,洗心革面,離開了豬朋狗友,放棄不正確做生意的手段;寧可轉讓股權結朿生意,搬到細小的房屋…。」導師作個小結:「他用行動回應了太太,寧可每天與妻兒清茶淡飯,也不再留戀從前的花天酒地、縱慾的非人生活。他真是新生了!也許雙臉的天使,回復了原有的面貌。」

曲的愛情 ~ 吳庭樑

曲的愛情

吳庭樑

要喜悅你幼年所娶的妻
愛情如火

阿正放下兩個少不更事的調皮孩子,與太太走進電影院,看了一套駭人的驚情戲「致命性吸引」,講述一個自命風流的花心大少,趁太太不在家的數天,搭上了同行一名單身女子,以為一夜情可隨風過去,誰知對方竟付出真情並珠胎暗結。

幾番糾纏周旋,女的聲言永不放棄,誓要一世擁有他;太太當然不肯讓出丈夫。於是引發恐嚇、暴力,甚至兇殺收場。結果夫婦的感情變得支離破碎,留下不能磨滅的烙印,付上不能償還的代價。散場後,一路上討論電影內容,太太突然問: 「嘿!為甚麼要看這套電影?Why?」

「探討警世婚姻嘛!」阿正靦腆地回答。

「唔唔!真是對天下間那些搞三搞四的男人有警惕作用。不過,那女子既可憐又可悲。可惜可惜!」古今多少人在感情上跌倒,且跌得很慘啊!

微妙的男女感情

阿正嫂不解地問: 「人說女人心海底針,我說男人才是呢!有時真不明白你們男人的心。你說, 你的心是怎樣的?」

阿正裂嘴笑著: 「我的心當然是紅的,不是黑的。咱是有情有意,百分百性情中人!不過,坦白說,男人是多心的。這是先天嗜獵本性,見好就愛,喜歡就想擁有;得著便興奮,滿足自豪。這正表明他有才、有力、有權,又有吸引力。十足的英勇男性。」

「好了!」阿正嫂打岔,眼角露出不悅的顏色,瞪著這越講越眉飛色舞的大男人:「見你這興奮樣子,哼!讓我告訴你一段真人真事吧!有一晚我收聽電台節目,大概是盡訴心中情之類的時間。有一位小姐跟主持人聊天。唔!不對,我也不知怎樣形容,好像投訴,也像控訴!她說明天男友要結婚了,不過新娘子不是我!主持人連忙安慰她,並鼓勵她另覓如意郎君。可是,你猜她怎麼說?」

「我怎麼知道啊!也許祝福他們吧!」阿正胡亂猜測。也許作為男人,也主觀地希望這女人成全對方吧!

「你就想得美啦!她說:『今晚開始,我每晚都給他一個電話!等一會兒,我就打給他!無論他去到天涯海角,我都會找到他的。哈哈哈……』」

阿正突然心跳加速,一股寒氣吹襲過來,令他有點兒顫慄。「是真的嗎?那有這事?太可怕了!」阿正轉臉說:「男女感情真是勢利。放時山盟海誓、地老天荒;收時肝腸決裂、無情無義。當然內中一定另有文章,可惜!若早有人輔導,或許不至於落到這地步。」

「愛的反面便是恨,一點也不錯!都是男人不好。」阿正嫂似乎有點替對方不值,向老公投射一番。

「不要一竹竿打翻一船人。男人女人豈不是也要人輔助?這可是老生常談呢!每對戀人都應該找長者做監護人,保護雙方感情。」

「唔,算你對吧!那你當年有沒有為我預備導師?你還不是日日等我,旁若無人?」

雙方也當負責任

「感情問題似乎多是男人之過!對嗎?」「希望妳說的不對。」

「好,再告訴你一個真人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個少女在出閣那天,一早裝扮整齊,穿上雪白漂亮的婚紗,躲在閨房等候來來夫君的迎娶。窗外一片嫣紅紫綠,藍天白雲,小鳥在樹稍唱歌,空氣清新明朗,像在頌唱郎才女貌,好美麗的一天啊!可是時候近了、到了、過了、去了,到晚上還不見新郎蹤影!新娘落寞地呆等、傻等、癡癡地等、狂等,結果三十多年來終身不出門,那套婚紗正如她的內心,一天一天地變黃發霉,直到枯萎。」

「是啊!感情不可兒戲。特別當雙方付出了真情,就像膠水的黏合,分開時真像生命的割裂。看來女人比男人更專一,那份能耐叫人感動。」阿正若有所得似的:「噢!看來妳聽了很多負心郎的故事哦?會不會也把我放在內?」

「哈,那就要看你的造化修為,能否把持自己了。不過,誰也不可誇口,對嗎?若不靠著神,誰能站立得穩?」「是的,是的。你說的是。」「哼,你要小心點啊,不然……。」「不然又如何?」阿正追問下去,想知到底妳會做甚麼!

「哪,我又想起讀者文摘的真人真故事!」「又是真事,真的嗎?」「有一次救火員接獲警訊,有人站在高處想自殺。於是大隊人馬趕到現場,談判專家努力游說對方打消輕生念頭。可是這人堅持不肯。突然他說,只要某位同事過來說幾句話,他就願意回頭。但當那位同事走近他時,他竟然抱著他縱身一跳,結果兩人共赴黃泉。最後倒在地上的,一個面露笑容,另一個卻悲喪著臉。你知道甚麼原因嗎?」「明白,明白,不用金田一我也知道,這是個自殺陰謀,那人和情敵同歸於盡!可說是人為情狂,也為情死,可悲可恨又可怕。」

「你知道就好了。我也就放心!怪不得我老公那麼聰明。」「當然知道啦!引火自焚!」

今天男女已婚未婚也好,總要自重、謹慎、持守自己、自知自覺,忠於家庭忠於愛人、配偶,又忠於自己,更忠於神,並要樂於與配偶一起為神做見證:「神所設立的,人不可分開。」

越久越有味!~ 談婚姻生活更新之道 ~ 吳庭樑

越久越有味!

談婚姻生活更新之道

吳庭樑

「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以弗所書4章23節)

婚宴歡娛

在一個好友的婚宴上,侍應奉上了阿瑞最愛吃的那味當紅炸子雞;阿瑞不客氣地一件又一件放進口裡。

他的舉止令到身旁的阿蘭十分尷尬。阿蘭示意眼色,但阿瑞回應眼神說:「那有何不可?只要我喜歡吃,又如何呢!」

旁邊多是好友,並且導師全心先生也在場,大家也不覺得什麼。不過當阿瑞吃了近十件雞塊時,他也感覺膩了;突然向全心先生發問 :「結婚5年了,會不會像吃雞一樣,越久便越膩,怎樣才可保持彼此關係歷久常新呢?」

婚姻會否叫人累?

全心先生 : 「哈哈,阿瑞吃雞也吃出味來了。不過人不同雞!當然若把配偶視作一件玩物,必然會膩;正如經濟學的需求與供應定律,同一款式供應越多,那份滿足感之邊際利率必然下降。然而重要的是,婚姻絕對不是只為了個人享受,這是『非人化』的錯誤觀念。

「另一方面,情慾、性慾、物慾永無止境,因為慾念令人不斷追求新刺激、新口味、新花款、新鮮感,故此也只會越來越乾渴。所以婚姻的危機的產生,乃是當兩人只有慾念的維繫,而某方覺厭倦,便傾向『換畫』了。7年之癢如是,或5年、3年,甚至半年、一次也好,單單情慾得到手了,便會棄之如履,揮袖而去。這就是今天男女濫交的原因,誰也不願留下真情,因為一旦動了真情,便把兩人緊緊連繫起來;況且真情要求委身,付代價,犧牲,排外,並營造未來。

「因此,我認為婚姻不為叫人膩的。若真的要說膩,我會說,我對你的壞脾氣已經覺得很膩了,我不願你再長此下去!還有,什麼叫人膩呢?就是那些壞習慣,俗世、囉囌、是非多嘴、懶散、虛偽、驕傲、貪婪等,均會令人厭煩,難過,甚至迴避!換言之,婚姻裡的創意、關懷、體諒、溫柔、接納、欣賞、愛慕、鼓勵等,皆叫人興奮、雀躍、滿足!

「故此,美好的素質乃為人夫婦及人類共同的渴求,永遠不會過時又過多。吃雞會令人飽膩,但若懂得吃的藝術,不在乎吃在肚腹,而吃在心頭,那又怎會厭倦呢?同樣婚姻又豈止是藝術?婚姻是你我的生命連繫,又是神的攝合呢!」

婚姻的更新

聽了全心先生的話,阿瑞臉帶羞愧地問 : 「那麼,又怎樣維繫婚姻,時時都覺新鮮和精采呢?」

全心先生說 : 「阿瑞,你結婚5年了,怎麼還未揣摩到箇中精髓! 說到婚姻的更新,首先,我以為先得考慮如何恢愎神起初對婚姻的旨意。

「當年約西亞王中興猶大國,正是在聖殿找到了神的律法書,全國都立志遵行,棄絕偶像和惡事,神大大賜福給他們。婚姻更新的其中一個方向,乃是夫婦也同樣立志,按聖經的教導來建立家庭。

「第一,在觀念上持守婚約的盟誓,從一而終,貞忠到底,絕不放棄。其次,要愛配偶如同自己,把愛情堅固。另外,甘願努力,為建立家庭付上代價;深信神的恩典夠用,足以保守我們免離試探。因此,婚姻更新的起步點,乃是彼此再次委身,立志,大家真心意誠地改進關係,攜手迎向未來。

「感情的更新須著力於夫婦兩人互相愛慕之情。除了不忘記在對方的生日、節期送花,送禮物外,今天可如何提升互相的愛慕呢?我們得發掘對方的優點,欣賞他,讚賞他,鼓勵他,支持他,並且花心思在他身上做些他喜歡的事,例如編織毛衣、繡花,預備精美飯盒,送他甜密字條等。還有,不忘屬靈層面上的更新,有否試過夫婦一同退修;一起邁步山林,有靜默,有安靜的禱告,有分享對話的時間。婚姻更新的時候亦是靈性的更新。

「至於關係的更新,我以為應從多角度、多方位,全面認識你的配偶;例如對方的家庭親屬,這通常是最被忽略的近身人物。還是那句,愛屋及烏!此外,結識他的同事朋友,工作伙伴,參與對方的社交圈子,了解雙方的為人,處事手法。

「今天講婚姻關係的更新,記著,不應單方面入手,總要夫婦一起努力追求,一同成長。還有,有心永遠不會遲,只要大家願意,就在今天開始吧!俗語說得好 : 『遲到好過無到!』阿瑞你以為怎樣呢!」

阿瑞點著頭,再把手中那件美味雞塊放進口中。奇怪今次卻特別可口,他心中暗忖 : 「唔,唔,我正在品嚐一件精緻的藝術品!難怪那麼甘脆、爽口,色澤又這麼紅渾均勻,簡直是極品雞皇啊!」

或許阿瑞已得箇中精髓了。

蒙恩的婚姻 ~ 吳庭樑

蒙恩的婚姻

吳庭樑

「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以弗所書2章5節)

難忘的婚禮

嚴酷的陽光減不了弟兄姊妹的熱忱,混身熱汗依然一個一個樂悠悠地去赴會;經過整日勞碌,帶著疲倦的身軀,那群新郎的朋友仍舊笑臉迎人。對於教會上上下下,這是一項近年難得一見的盛事。

坐在會中,我感到深刻的不單是高朋滿座,人人喜喜揚揚;觸目的是近30人的詩班,個個容光煥發,笑容可掬。所唱的祝福歌,述盡神的大愛並婚姻的神聖尊貴。然而,對我卻有份悲涼、滄桑和心翳,過半唱者已婚,每個背後都有他們的故事?這個曾婚姻失敗;那個分居;這人剛辦離婚手贖;那人曾搞婚外情;這君的配偶未信主;那君夫婦經常爭吵;這個貌合神離;那個單親家庭……愈看,內心愈沈重愈傷痛!何等的夫婦?何的配偶?又何等的基督徒?

心中思潮起伏,出現了許多問號?這些人配在壇前獻唱嗎?他們憑什麼能在婚約的祭壇前侍立?他們知道自己的光景嗎?他們相信婚約,婚姻幸福嗎?他們信神保守賜福婚姻?我若是新人,我會容讓他們獻唱嗎?今天我的原則在哪?我的標準在哪?他們能勝過婚姻的重重障礙,突破種種難關嗎?

一堆堆問題放不下,推不掉,仍然在。作為牧者,實在難辭其咎,此際,我最明白何謂心中敞著淚,流著血。

惟獨恩典的婚姻

「惟獨恩典」本是改教以來,更正神學的重要據點。今用在婚姻上,意思是要建立健全的婚姻關係,也得靠賴神的恩典;離了神,我們什麼都作不成,不能作。若不是神看守城池,建造房屋,我們便枉然勞力。愛火是神燃點的,燈油也是祂供應的,器皿是神預備的。保羅說,我們耕種,澆灌,但叫生命成長的惟有神。

今天,在婚姻關係中,若我們只顧努力營運,為鞏固婚姻而努力,結果所付出,擺上的,總是不夠多、不夠好、不盡滿意。其中缺少一分元素,是什麼呢?就是神的憐憫!

神所加的祝福,就是恩典。在白白的恩典中,我們又能作什麼﹖豈不是單單仰望神嗎!換言之,神永遠在婚姻之上,排首位。若討好人過於討好神,便有苦自知,自找煩惱。

教會長者常說,當夫婦兩人愈是愛神,就像三角形的對角線,愈向上也就愈接近,彼此也就愈發在神况面合一同心。若是懂得靠著神的恩典,呼求神的憐憫,婚姻的各樣難處,才有轉機。

惟獨真理的婚姻

面對今天家庭解體,男女感情泛濫,每年過萬宗的離婚案,幾佔近半數的單親家庭,實在駭人聽聞。多元化選擇、相對化標準、自由化訴求、個人化強調,在婚姻中什麼是真理?仍舊那句老話,回到聖經神的誡命そ;恢復神所設立婚姻的原意,是今天男女所需的標準。

「神居首位」、「一夫一妻」、「從一而終」、「堅守盟約」、「丈夫愛妻子如同自己,妻子順服以丈夫為首」、「用神的道持家教養子女」、「孝順雙親,敬重長輩」等……誰說老套、守舊、古板?誰可在此標準以外,建立恆久融洽的婚姻。

若有人要爭拗什麼是幸福、美滿、健康、愉快的婚姻?這些字眼的定義為何?如何界定幸福美滿?我們只可以說,是的,在人的角度定義,沒法完滿對話,只有相對性解釋。就如有人說同性愛是幸福、離婚再婚也是美滿。可見,惟有神的道才是我們高舉的真理標準。

惟獨信心的婚姻

基督更正教還有一項信念,乃是惟獨信心。這是對神的仰賴、信靠和降服。因信稱義,別無他法可以叫神喜悅。信心是盼望的眼睛,未見之事的把握和確據;所信的是神的保守、供應、眷顧。神是患難者隨時的幫助,祂是山寨、磐石、蔭庇所。當我們行在神的旨意中,必蒙神照料看顧。即或不然,面對苦難神仍有美意在其中;祂的恩典夠用,就是這個意思。

放在婚姻之上,仍是兩個人根基的問題,我倆對神有信心嗎?我們信神能帶領,孕育,並保守雙方的感情嗎?那位叫枯骨復甦,死而復活,使無變為有,全能全知的神可以幫助我們嗎?神可以改變萬事嗎?神仍愛我們沒有放棄我們?

答案是肯定的!若不跟從祂,還有誰值得呢?信神的真,信神的善、美和聖。這乃是信心的宣言。

進入婚禮訓勉時,那講者不經意地誇口說,若沒有我撮合,他們不會有今天!噢,今天究竟我們作了何事!這實在叫我更大的儆醒。同是個蒙恩的罪人,惟有警剔自己,更多為這對大家有分成全的新人守望代禱;並且願意靠著神的憐憫,繼續承擔背後每對夫婦婚後的支持和扶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