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讀者園地

情緒

從前有個犯人,一審被判死刑二審終了之際….

法官問犯人:「你還沒有什麼要說的?」
他回了一句:「幹!」
法官一聽大怒,於是訓斥了他十幾分鐘….

犯人靜靜地聽完之後對法官說:
「法官大人,您是個受過教育的高級知識分子,聽了我一句
髒話也會如此動怒,而我只有國中畢業,當我看到老婆跟
別的男人在床上,於是我一氣之下,就將他們殺了!實在
是當時太衝動,無法克制自己情緒而造成的。」

後來,這位犯人從死刑被改判無期徒刑…

王安石曾有一首詩,與「情緒智慧」有關──
「風吹屋簷瓦,瓦墜破我頭;我不恨此瓦,此瓦不自由。」

的確,砸到我們頭的那片瓦,是被風吹落的,它並沒有自由
,也不是故意的!

人的情緒控制能力與學識高低並無直接關係,人在憤怒的,
常控制不住「手勁」,一失手就是一生無法彌補的遺憾!所
以我們必須學習「提高情緒自制力」,讓激動和盛怒試著降
溫;因為動不動就憤怒的人,只是顯示自己幼稚得無法自我
駕馭情緒!

讓我們記得,富蘭克林說:
「忿怒起於愚昧,終於悔恨。」

不為生氣

有一位金代禪師非常喜愛蘭花,在平日弘法講經之餘,花費
了許多的時間栽種蘭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雲遊一段時間,臨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
顧寺裡的蘭花。

在這段期間,弟子們總是細心照顧蘭花,但有一天在澆水時
卻不小心將蘭花架碰倒了,所有的蘭花盆都跌碎了,蘭花散
了滿地。弟子們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師父回來後,向師
父賠罪領罰。

金代禪師回來了,聞知此事,便召集弟子們前來。不但沒有
責怪,反而說道︰
「我種蘭花,一來是希望用來供佛,二來也是為了美化寺廟
環境,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金代禪師說得好︰
「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

而禪師之所以看得開,是因為他雖然喜歡蘭花,但心中卻無
蘭花這個罣礙。因此蘭花的得失,並不影響他心中的喜怒。

同樣地,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牽掛得太多,我們太在意得失
,所以我們有情緒起伏,我們不快樂。
在生氣之際,我們如能想想︰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工作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交朋友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作夫妻的。」
「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生兒育女的。」
那麼,也許可以為我們煩惱的心情闢出另一番安詳。

後台朋友

莎士比亞說:「人生如舞台。」

人有前台,也有後台。前台,是粉墨登場的場所,費盡心思
化好了妝、穿好了衣服、準備好了台詞、端好了架式、調勻
了呼吸,一步步踱出去,使出渾身解數。該唱的,唱得五音
不亂;該說的,說得字正腔圓;該演的,演得淋漓盡致;於
是博得滿堂彩,名利雙收,躊躇滿志而回。

然而,當他回到後台,脫下戲服、卸下妝彩、露出疲累而飢
黃的臉部,後台有沒有一個朋友在等他,和他說一句真心話
,道一聲辛苦了,或默默交換一個眼色,這個眼色,也許比
前台的滿堂彩要受用、而且必要!

人有沒有這樣的朋友,很重要。後台的朋友,是心靈的休息
地。在他面前,不必化妝、不必穿戲服、不必做表情、不必
端架子,可以說真心話,可以說洩氣話,可以說沒出息的話
,可以讓他知道你很脆弱、很懦弱、很害怕。每次要走出前
台時都很緊張、很厭惡,因為你確知後台朋友只會安慰你,
不會恥笑你,不會奚落你。況且,在他面前你早已沒什麼形
象可言了,也樂得繼續沒形象下去。

人生有一個地方,有一個人,在這人面前,可以不必有出息
,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暴露弱點,可以全身都是弱點,這
是很大的解放。有此解放,人乃可以在解放一陣子之後,重
拾勇氣,重披戲服再次化妝,端起架子,走到前台去扮演該
扮演的角色,做一個人模人樣的人物,博得世俗的讚美,獲
得功成名就的利益。

話雖如此,後台朋友並非任何人隨處可以找到。親如夫婦,
往往還不能成為「休息地」,這可視為人的弱點不堪披露。
可見人無論生死,都很難找到「後台朋友」,因為他太珍貴
了。

那你呢?有沒有這樣的一位「後台朋友」?
如果有,請好好珍惜。用心體會,用愛感動。

一個問題

英國某家報紙曾舉辦一項高額獎金的有獎徵答活動。

題目是:
『在一個充氣不足而搖搖欲墬的熱氣球上,載著三位關係世
界興亡命運的科學家。

第一位是環保專家,他的研究可拯救無數人們,免於因環
境污染而面臨死亡的惡運;第二位是核子專家,他有能力
防止全球性的核子戰爭,使地球免於遭受滅亡的絕境;第
三位是糧食專家,他能在不毛之地,運用專業知識成功地
種植食物,使幾千萬人脫離饑荒而亡的命運。

此刻熱氣球即將墜毀,必須丟出一個人以減輕載重,使其
餘的兩人得以活存,請問該丟下哪一位科學家?』

問題刊出之後,因為獎金數額龐大,信件如雪片飛來。在這
些信中,每個人皆竭盡所能,甚至天馬行空地闡述他們認為
必須丟下哪位科學家的宏觀見解。

最後結果揭曉,鉅額獎金的得主是一個小男孩。
他的答案是~將最胖的那位科學家丟出去!

不妨試著想想,當我們學到更多的同時,是否也習慣將問題
給複雜化了呢?

《瘋狂愛戀法則》那種女

每次都被別人說,妳們這種女人全聚在一起的時候,男人看了就害怕,不是穿多
穿少、身材長相的問題,而是妳們散發的氛圍,讓人心驚膽顫的不安心。

「這種女人?」通常我會挑眉,不以為然反問:「哪一種?」

「抽煙喝酒」、「討論高潮」、「熱愛工作」、「懂名牌」、「書看太多」、
「泡Bar」、「嘴利」……男人們通常會七嘴八舌的提供意見,最後好似恍然大悟找到
結論似的大喊:「女性主義」!

瞧,這是否像雜誌上毫無根據的心理測驗?得一分至兩分,恭喜妳人見人愛;得
三分至四分,小心被判出場;得五分至六分,噢噢,再不改變自己,小心嫁不出去喔。

男人喜歡宜室宜家的女人,真的不能算是沙文主義,誰不想累極了的時候開門回
家就看見飯菜香薰著一張微笑的臉,這就像女人會希望夜半寒風中接自己回家的,是心
愛的男人而不是滿口檳榔渣的小黃司機,是一樣的心情。可是,懂得愛自己,跟有沒有
能力愛別人,這兩者之間有什麼衝突呢?

癡情其實是一種個性,而非一種耐力,妳盡可有本事玩到夜不歸營,但妳的心其
實從未離開半步;良家婦女其實是一種態度,而非一種本能,妳不一定會折自己的棉
被,但妳卻願意為他燙襯衫,妳可能時常懶惰到晚餐吃杯麵解決,但卻為了他的營養均
衡替他準備便當;這一切的一切,只是因為對方讓妳覺得幸福,於是妳想回報他同等重
量的快樂。

有些戲碼,只能和感覺對的人演,有些溫柔,只給有資格的人看見。

而當你只是一個普通的路人甲,無論看見什麼樣的溫柔或爆裂,那些都只是被放
在表層、偽裝或保護自己的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