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讀者園地

心鎖

有位逃脫大王,能夠輕鬆地打開世界上任何樣式的鎖,不論多麼困難的門鎖,他都有辦法在短時間內解開。

「逃脫大王」的名聲傳到一位典獄長的耳朵裡,這位典獄長認為他的監獄是全天下最牢固最嚴密的,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夠逃得出去,於是向逃脫大王下戰帖,只要他有辦法在時限內打開門走出來,便可獲得高額獎金,並且藉由電視轉播提高他的聲望。

逃脫大王答應這項挑戰,但是要求准許穿上自己的衣服進入牢房,典獄長接受了這個條件。當天,逃脫大王接受民眾英雄式的鼓勵後,進入了牢房,牢門被重重的關上。他隨即在特製的衣服內取出精心設計的工具,專心地開鎖。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逃脫大王的臉上表情逐漸由自信轉為疑懼,汗水將他的衣服全部溼透了,無論用哪把工具,用何種方法,始終不能把門打開,到最後搖搖頭棄械投降了,整個人癱在那扇厚重的門上。

此時,門緩緩地開了,原來,門根本就沒上鎖。

金玉涼言

女人婚後,希望有「安定」的生活;男人婚後,希望有「安靜 」的生活。

以前,「王子與公主」的故事是童話;現在,「 老夫與老妻」的故事是 神話 。

別人的另一半,像「 藝術品」;自己的另一半,像「日用品 」。

婚前的男女,「形影」常相左右;婚後的男女,「 意見」常相左右。

還是情人時,往往「 客氣」多;結為夫妻後,變成「火氣」多。

愛情的開始,是希望給「 對方」一個未來;愛情的結束,是希望給「 自己」一個未來。

富人 結婚,最愛「 門當戶對」;窮人結婚,最怕「門當戶對」。

婚後的男人,只圖「耳根清淨」; 婚後的女人,只圖「 不見為淨」。

婚前,男人經常找女人「討論」;婚後,男人只告訴女人「 結論 」。

愛情像口香糖,很容易; 婚姻像麥芽糖,很困難。

婚前,男人把時間花在女人身上;婚後,女人把時間花在男人身上。

沒有情人的,很討厭情人節;很多情人的,更討厭情人節。

談戀愛,最好是「有心人」;談結婚,最好是「 有錢人」。

男人在一起, 比的是「塊頭」;女人湊一堆,比的是「行頭」。

景氣好 時,多數人選擇「投資」;景氣差時,多數人選擇「投胎」。

做人難,出生率逐年下降;做事難,失業率經年不降。

公司賺錢,老闆吃肉,員工喝湯;公司倒閉,老闆吃官司,員工喝西北風。

壞事做多了,小心會犯「業障」;傻事做多了,小心是患「智障」。

小人有「不義之財」; 窮人有「不易之財

角色

●丈夫

有時,他是妳最大的孩子,脫下西裝後,容許他換一張臉,容許他老是關不住牙膏蓋子,容許他老是要努力暗示後,才記得妳的生日。

其實,在堅強的外表下,他的內心也需要妳小小的縱容和溺愛。

●妻子

換個角色做做看,是否你要求她的,總是和要求媽媽的一樣理所當然。

偶爾,換你拿起奶瓶,偶爾,換你穿上圍裙,柴米油鹽之外,多給她一點關懷、體諒和甜言蜜語吧!

●孩子

你牽的小手將來是怎樣的大手?要求他成績單上的數字,也教他欣賞大自然的法則,鼓勵他必須堅強,也要他有一顆柔軟的心,和他說話,不只用到嘴,也用了耳;在他長大之前,和他站的一樣高來看世界。

●父母

珍惜,在來得及的時候。孩子的哭聲總比父母的嘆息得到更多的疼惜,你不會忘記孩子放學時間,卻忽略父母盼你回家的殷切,物質彌補不了精神的寂莫,最重要的是:多一點時間給父母。

●手足

站在我這邊,以為爸爸對哥哥偏心一點,媽媽對妹妹疼愛一些。其實,手心手背都是肉,血濃於水的親情,總在最需要的時候,他們就站在我這邊。

●情人

愛有多少,付出也要有多少,愛情不是單行道,她的好更不是理所當然,生氣時,想想她的可愛,抱怨時,想想她的委屈,冷戰時,想想她的溫暖,兩人都懂得付出,愛就會久遠。畢竟,真心相愛並不容易,不要輕言別離。

小氣的鳥兒

某個城市郊區有一片果園,種了許多枇杷樹,不但果實很甜,葉
子還能煉藥治病,所以每年到了果實成熟的季節,很多人就從城裏來
採果摘葉。

有隻小鳥總是在這片果園上方盤旋,好像在看守果園。只要有人
接近枇杷樹,那隻鳥就開始大叫;若伸手摘枇杷,牠就會叫得更淒厲
。仔細聽牠的叫聲,好像是:「我所有!我所有!」年復一年,總是
如此。

有一年,來果園摘枇杷的人比往年更多,那隻鳥在人們四周厲聲
啼叫,非常著急的樣子,不過大家都已見怪不怪,沒有人理牠,仍舊
繼續摘枇杷。那隻鳥不斷地啼叫,最後終於吐血而亡。

有一群比丘在街坊聽到這件事,回去請教佛陀,這隻鳥為什麼會
有這樣的舉動?佛陀慨嘆地說,這是慳貪習氣使然──

以前城裏有位年輕人,在父母往生後繼承許多財產。他天天計算
自己有多少財產,一心希望財產愈多愈好,連將來果園與田地可以收
成多少農作物都算入財產中。

年輕人認為家中多一個人就消耗更多食物,所以不願娶妻生子,
原本家中請的傭人也都辭掉了。他年老往生之後,財產由於無人繼承
,都被沒入國庫。

那隻鳥的前世,就是這位吝嗇的人。由於還留存著慳貪的習氣,
認為果園仍然是牠的,捨不得人們來採收果實,所以不斷叫著:「我
所有!我所有!」一直到吐血死亡為止。

慳貪不捨的惡因,招來貧乏不安的苦果。人想要提升品格、成就
道業,首先必須發揮愛心幫助眾生。

付出一分愛心,就能獲得一分福業;捨掉一分執著,就能增長一
分智慧!

另類思考

如果將一隻蜜蜂和一隻蒼蠅放進一個玻璃瓶中,然後將玻璃
瓶平放,瓶底朝向較光的窗口,再打開瓶蓋,你猜會怎樣?
何者會逃出生天?

實驗證明,勤勞的蜜蜂會不斷地在瓶底找出口,直至力竭;
蒼蠅卻可以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內,從玻璃瓶口逃出。

蜜蜂之竭,是因為被傳統邏輯所誤。牠們以為,密室的出口
必然是在光線最明亮的地方,因此只管拚命撞向瓶底,重複
這種牠們認為合乎邏輯的行動。對牠們來說,自然界並無玻
璃這種不能穿透的透明物體,因此牠們的智力愈高,愈重視
邏輯和經驗,這種奇怪的障礙物就愈發不可理解。

相反,智力較低的蒼蠅對邏輯毫不在意,只管四下亂飛,卻
誤打誤撞地找到了出口,構成了一個智者消亡、頭腦簡單者
卻得救的警世故事。

這不單是一個寓言,而是美國一個著名的組織行為學者卡爾
偉克的實驗。他總結這個實驗的教訓時指出,冒險、試錯、
即興發揮、隨機應變以及迂迴前進,都有助應付瞬息萬變的
世情。這樣的問題之所以緊迫,是因為模糊和不確定性,已
成為當今企業管理的難題。

面對複雜的世界,我們需要的是隨機性的智慧,而不是教條
式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