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網絡安全

看重自己的優勢能力

【看重自己的優勢能力】

這個世界沒有人在乎我們不會什麼,大家在乎的是我們會什麼而且能奉獻什麼給世界。

有一次我去臺中演講,講完之後有一位老師和我分享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臺中有個鄉下國小,十幾年前畢業的一個學生回來找他的老師。

這位老師已經五十多歲即將退休,教過的學生不計其數,一時也想不起這個學生過去在學校的情形。於是他就問這位學生:「你是哪一屆畢業的?

「第七屆。」

「第七屆?今年畢業的是二十三屆,已經過了十六年了!」老師還是想不起來。

「老師!以前人家都叫我猴子,很會爬樹、爬高,有一次爬到二樓頂,沒辦法下來,是老師您叫救火車用雲梯把我救下來的!」

「我記得了!你不愛讀書,畢業時才勉強會寫自己的名字,其他的功課好像都不會。你現在做什麼事業?」

「老師!我在做建築。」

「生活還好嗎?」老師露出了悲憫和關懷,心想一個在學校什麼都學不會的人,要如何在社會上立足呢?

「老師!謝謝您的關心,我現在過得很好,每個月大概都有三、四十萬的收入。」

「三、四十萬!你在做什麼?」老師十分懷疑的看著這個學生。

「老師,我專門在做鋼骨大廈,是接連鋼骨結構的工人。」

「做工人可以一個月賺三、四十萬?」

「因為敢爬上二、三十層樓高不會怕的人不多,再加上全臺灣會把卯釘打得快又穩的人很少,有點技術所以薪水就比較高。」

這位學生有些得意的陳述他的工作。「了不起!了不起!老師以前只會看學生成績,這樣好像是錯了啊!像你只爬高、打卯釘,一個月就三、四十萬,你做一個月,老師可要工作一年哪!」

給年輕的朋友:

我們常會憂慮我們「不會」什麼,而甚少注意到我「會」哪些事。

前面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會爬高,懂得把卯釘鎚得準又穩,一個月就能有三、四十萬的收入。

這裡不是以金錢論英雄,而是想與你分享 — 能發揮自己長處和潛能的人,不僅會獲得社會肯定,更是利人利己。

你究竟會什麼呢?

致力於自己的優勢能力,它就會成為一項別人難以超越的專業,甚至看重自己的感官功能和操作上的能力。

有人因味覺敏銳,成為食品公司的食品研究專家;有人因嗅覺獨特,能分辨香水的等級和精油的好壞;有人因擅長組裝模型,最後成為國際級的模型公司老闆;我的學生擁有撞球及調酒專長,贏得了無數獎項,還以此為職業。

你會什麼呢?別小看自己,給自己一次成功機會,繼續努力,讓會的事物成為一項專業能力,保證你不僅未來不怕找不到工作,而且還能找到一個令人羨慕的工作。

四大主流線上視訊會議軟體,要如何來設定虛擬背景教學

四大主流線上視訊會議軟體,要如何來設定虛擬背景教學 (Zoom、Cisco Webex、Google Meet、Microsoft Teams)

 為了自身的安全,現在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改採居家工作與遠距教學,當把視訊鏡頭開啟時,除了會拍到自己以外,再來就是家的環境,甚至有人走後面走來走去,也是看的一清二楚的,因此昨天梅干分享了,IKEA釋出了12張北歐風的居家照,供大家下載使用,讓在視訊會議時,就可將這些美圖設為背景,讓居家環境看起來更漂亮,同時也不用擔心家人在後面晃來晃去的景象。

而目前比較常被使用的遠端視訊軟體,分別有Zoom、Cisco Webex、Google Meet、Microsoft Teams,無論那一套,都可設定虛擬背景,只是每個設定的位置與方式不同,有些則需要先開啟會議才能作設定,至於要怎麼來設定,現在就一塊來看看囉!


Zoom 虛擬背景設定:
Step1
首先開啟zoom後,進到「偏好」選項。

Step2
點選「背景與濾鏡」,再點右上的加號,並選擇「新增影像」。

Step3
接著再選擇背景照。

Step4
再按「下載」。

Step5
這樣就可將背景,變成美美的歐風居家環境啦!

 

Cisco Webex 虛擬背景設定:
Step1
在開啟Cisco後,選擇「喜好設定」。

Step2
再點下方的「變更虛擬背景」。

 

Step3
再按下方的加號,選擇背景圖片。

梅問題-四大主流線上視訊會議軟體,要如何虛擬美圖背景(Zoom、Cisco Webex、Google Meet、Microsoft Teams)

Step4
選擇完畢後,這樣就可將背景,變成美美的歐風居家環境啦!

Google Meet 虛擬背景設定:
Step1
Google Meet要在進入會議後,點右下角的設定鈕,再選擇「變更背景」。

Step2
選擇加號後,再選取背景圖。

Step3
在選擇完畢後,這樣就可將背景,變成美美的歐風居家環境啦!

Microsoft Teams 虛擬背景設定:
Step1
Microsoft Teams也是需進入會議後,點上方的設定鈕,再選擇「套用背景效果」。

Step2
接著點「新增」,再選擇背景圖片。

Step3
在選擇完畢後,點下方的預覽,這可看到背景,變成美美的歐風居家環境啦!

資料來源 : 梅問題.教學網

電腦故障維修判斷指導大全

電腦故障維修判斷指導大全1

第一部分—總則
第一章 電腦維修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這裡所述原則、方法等是第二部分分類判斷的基礎,需要認真遵守執行。
§1.1 進行電腦維修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 進行維修判斷須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
簡單的事情,一方面指觀察,另一方面是指簡捷的環境。
簡單的事情就是觀察,它包括:
1、 電腦周圍的環境情況——位置、電源、連接、其它設備、溫度與濕度等;
2、 電腦所表現的現象、顯示的內容,及它們與正常情況下的異同;
3、 電腦內部的環境情況——灰塵、連接、器件的顏色、部件的形狀、指示燈的狀態等;
4、 電腦的軟硬件配置——安裝了何種硬件,資源的使用情況;使用的是使種xx作系統,其上又安裝了何種應用軟件;硬件的設置驅動程序版本等。
簡捷的環境包括:
1、 後續將提到的最小系統;
2、 在判斷的環境中,僅包括基本的運行部件/軟件,和被懷疑有故障的部件/軟件;
3、 在一個乾淨的系統中,添加用戶的應用(硬件、軟件)來進行分析判斷
從簡單的事情做起,有利於精力的集中,有利於進行故障的判斷與定位。一定要注意,必須通過認真的觀察後,才可進行判斷與維修。
二、 根據觀察到的現象,要「先想後做」
先想後做,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先想好怎樣做、從何處入手,再實際動手。也可以說是先分析判斷,再進行維修。
其次是,對於所觀察到的現象,盡可能地先查閱相關的資料,看有無相應的技術要求、使用特點等,然後根據查閱到的資料,結合下面要談到的內容,再著手維修。
最後是,在分析判斷的過程中,要根據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來進行判斷,對於自己不太瞭解或根本不瞭解的,一定要先向有經驗的同事或你的技術支持工程師咨詢,尋求幫助。
三、 在大多數的電腦維修判斷中,必須「先軟後硬:
即從整個維修判斷的過程看,總是先判斷是否為軟件故障,先檢查軟件問題,當可判軟件環境是正常時,如果故障不能消失,再從硬件方面著手檢查。
四、 在維修過程中要分清主次,即「抓主要矛盾「
在復現故障現象時,有時可能會看到一台故障機不止有一個故障現象,而是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故障現象(如:啟動過程中無顯,但機器也在啟動,同時啟動完後,有死機的現象等),為時,應該先判斷、維修主要的故障現象,當修復後,再維修次要故障現象,有時可能次要故障現象已不需要維修了。

§1.2 電腦維修的基本方法
一、觀察法
觀察,是維修判斷過程中第一要法,它貫穿於整個維修過程中。觀察不僅要認真,而且要全面。要觀察的內容包括:
1、 周圍的環境;
2、 硬件環境。包括接插頭、座和槽等;
3、 軟件環境;
4、 用戶xx作的習慣、過程
二、最小系統法
最小系統是指,從維修判斷的角度能使電腦開機或運行的最基本的硬件和軟件環境。最小系統有兩種形式:
硬件最小系統:由電源、主板和CPU組成。在這個系統中,沒有任何信號線的連接,只有電源到主板的電源連接。在判斷過程中是通過聲音來判斷這一核心組成部分是否可正常工作;
軟件最小系統:由電源、主板、CPU、內存、顯示卡/顯示器、鍵盤和硬盤組成。這個最小系統主要用來判斷系統是否可完成正常的啟動與運行。
對於軟件最小環境,就「軟件」有以下幾點要說明:
1、 硬盤中的軟件環境,保留著原先的軟件環境,只是在分析判斷時,根據需要進行隔離如卸載、屏蔽等)。保留原有的軟件環境,主要是用來分析判斷應用軟件方面的問題
2、 硬盤中的軟件環境,只有一個基本的xx作系統環境(可能是卸載掉所有應用,或是重新安裝一個乾淨的xx作系統),然後根據分析判斷的需要,加載需要的應用。需要使用一個乾淨的xx作系統環境,是要判斷系統問題、軟件衝突或軟、硬件間的衝突問題。
3、 在軟件最小系統下,可根據需要添加或更改適當的硬件。如:在判斷啟動故障時,由於硬盤不能啟動,想檢查一下能否從其它驅動器啟動。這時,可在軟件最小系統下加入一個軟驅或乾脆用軟驅替換硬盤,來檢查。又如:在判斷音視頻方面的故障時,應需要在軟件最小系統中加入聲卡;在判斷網絡問題時,就應在軟件最小系統中加入網卡等。
最小系統法,主要是要先判斷在最基本的軟、硬件環境中,系統是否可正常工作。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即可判定最基本的軟、硬件部件有故障,從而起到故障隔離的作用。
最小系統法與逐步添加法結合,能較快速地定位發生在其它板軟件的故障,提高維修效率。
三、逐步添加/去除法
逐步添加法,以最小系統為基礎,每次只向系統添加一個部件/設備或軟件,來檢查故障現象是否消失或發生變化,以此來判斷並定位故障部位。
逐步去除法,正好與逐步添加法的xx作相反。
逐步添加/去除法一般要與替換法配合,才能較為準確地定位故障部位。
四、隔離法
是將可能妨礙故障判斷的硬件或軟件屏蔽起來的一種判斷方法。它也可用來將懷疑相互衝突的硬件、軟件隔離開以判斷故障是否發生變化的一種方法。
上提到的軟硬件屏蔽,對於軟件來說,即是停止其運行,或者是卸載;對於硬件來說,是在設備管理器中,禁用、卸載其驅動,或乾脆將硬件從系統中去除。
五、替換法
替換法是用好的部件去代替可能有故障的部件,以判斷故障現象是否消失的一種維修方法。好的部件可以是同型號的,也可能是不同型號的。替換的順序一般為:
1、 根據故障的現象或第二部分中的故障類別,來考慮需要進行替換的部件或設備;
2、 按先簡單後複雜的順序進行替換。如:先內存、CPU,後主板,又如要判斷打印故障時,可先考慮打印驅動是否有問題,再考慮打印電纜是否有故障,最後考慮打印機或並口是否有故障等;
3、 最先考查與懷疑有故障的部件相連接的連接線、信號線等,之後是替換懷疑有故障的部件,再後是替換供電部件,最後是與之相關的其它部件。
4、 從部件的故障率高低來考慮最先替換的部件。故障率高的部件先進行替換。
六、比較法
比較法與替換法類似,即用好的部件與懷疑有故障的部件進行外觀、配置、運行現象等方面的比較,也可在兩台電腦間進行比較,以判斷故障電腦在環境設置,硬件配置方面的不同,從而找出故障部位。
七、升降溫法
在上門服務過程中,升降溫法由於工具的限制,其使用與維修間是不同的。在上門服務中的升溫法,可在用戶同意的情況下,設法降低電腦的通風能力,傷心電腦自身的發熱來升溫;降溫的方法有:1)一般選擇環境溫度較低的時段,如一清早或較晚的時間;2)使電腦停機12~24小時以上等方法實現;3)用電風扇對著故障機吹,以加快降溫速度。
八、敲打法
敲打法一般用在懷疑電腦中的某部件有接觸不良的故障時,通過振動、適當的扭曲,甚或用橡膠錘敲打部件或設備的特定部件來使故障復現,從而判斷故障部件的一種維修方法。
九、對電腦產品進行清潔的建議
有些電腦故障,往往是由於機器內灰塵較多引起的,這就要求我們在維修過程中,注意觀察故障機內、外部是否有較多的灰塵,如果是,應該先進行除塵,再進行後續的判斷維修。在進行除塵xx作中,以下幾個方面要特別注意:
1、 注意風道的清潔
2、 注意風扇的清潔
風扇的清潔過程中,最好在清除其灰塵後,能在風扇軸處,點一點兒鐘錶油,加強潤滑。
3、 注意接插頭、座、槽、板卡金手指部分的清潔
金手指的清潔,可以用橡皮擦拭金手指部分,或用酒精棉擦拭也可以。
插頭、座、槽的金屬引腳上的氧化現象的去除: 一是用酒精擦拭,一是用金屬片(如小一字改錐)在金屬引腳上輕輕刮擦。
4、 注意大規模集成電路、元器件等引腳處的清潔
清潔時,應用小毛刷或吸塵器等除掉灰塵,同時要觀察引腳有無虛焊和潮濕的現象,元器件是否有變形、變色或漏液現象。
5、 注意使用的清潔工具
清潔用的工具,首先是防靜電的。如清潔用的小毛刷,應使用天然材料製成的毛刷,禁用塑料毛刷。其次是如使用金屬工具進行清潔時,必須切斷電源,且對金屬工具進行洩放靜電的處理。
用於清潔的工具包括:小毛刷、皮老虎、吸塵器、抹布、酒精(不可用來擦拭機箱、顯示器等的塑料外殼)。
6、 對於比較潮濕的情況,應想辦法使其乾燥後再使用。可用的工具如電風扇、電吹風等,也可讓其自然風乾。

電腦故障維修判斷指導大全2

十、軟件調試的幾個方法和建議
1、 xx作系統方面。
主要的調整內容是xx作系統的啟動文件、系統配置參數、組件文件、病毒等。
修復xx作系統啟動文件。
1) 對於Windows 9x系統,可用SYS命令來修復(要保證MSDOS.SYS的大小在1KB以上),但要求,在修復之前應保證分區參數是正確的。這可使用諸如DiskMap之類的軟件實現;
2) 對於Windows 2000/XP系統,有兩種方法——修復啟動文件,使用fixboot命令;修復主引導記錄,使用fixmbr命令。
調整xx作系統配置文件。
A. 對於Windows 9x系統,可用的工具很多,如:Msconfig命令、系統文件檢查器、註冊表備份和恢復命令(scanreg.exe,它要求在DOS環境下運行。另外如果要用scanreg.exe恢復註冊表,最好使用所列出的恢復菜單中的第二個備份文件)等;
B. 對於Windows 2000系統,可用的工具與Windows 9x相比比較少,但某些調試命令可用Win98中的一些命令(如win98下的Msconfig命令,就可用在windows 2000下);
C. 對於Windows XP系統,可用的工具主要是Msconfig命令;
D. 調整電源管理和有關的服務,可以使用的命令是,要「運行」文本框中輸入gpedit.msc來進行;
E. 所有xx作系統的調試,都可通過控制面板、設備管理器、計算機管理器(Windows 9x系統無)來進行系統的調試。
組件文件(包括.DLL、.VXD等)的修復
A. 通過添加刪除程序來重新安裝;
B. 通過從.CAB文件中提取安裝;
C. 可用系統文件檢查器(sfc.exe命令)來修復有錯誤的文件;
D. 從好的機器上拷貝覆蓋。
檢查系統中的病毒。
建議使用命令行方式下的病毒查殺軟件,並能直接訪問諸如NTFS分區。
2、 設備驅動安裝與配置方面。
主要調整設備驅動程序是否與設備匹配、版本是否合適、相應的設備在驅動程序的作用下能否正常響應。
A. 最好先由xx作系統自動識別(特別要求的除外,如一些有特別要求的顯示卡驅動、聲卡驅動、非即插即用設備的驅動等),而後考慮強行安裝。這樣有利於判斷設備的好壞;
B. 如果有xx作系統自帶的驅動,則先使用,仍不能正常或不能滿足應用需要,則使用設備自帶的驅動;
C. 更換設備,應先卸載驅動再更換。卸載驅動,可從設備管理器中卸載;再從安全模式下卸載;進而在INF目錄中刪除;最後通過註冊表卸載;
D. 更新驅動時,如直接升級有問題,須先卸載再更新。
3、 磁盤狀況方面。
檢查磁盤上的分區是否能訪問、介質是否有損壞、保存在其上的文件是否完整等。
可用的調整工具:
A. DiskMap,方便地找回正確的分區;
B. Fdisk及Fdisk /MDR,檢查分區是否正確及使主引導記錄恢復到原始狀態;
C. 當硬盤容量大於64GB時,如果要重新分區或查看分區,要求使用隨機附帶的磁盤分區軟盤中的Fdisk命令。這個命令可用windows Me下的Fdisk命令來代替;
D. format、Scandisk、廠商提供的磁盤檢測程序,檢查磁盤介質是否有壞道;
E. 文件不完整時,要求對不完整的文件先進行改名,再用在「xx作系統方面」中所述的方法重建。
4、 應用軟件方面。
如應用軟件是否與xx作系統或其它應用有兼容性的問題、使用與配置是否與說明手冊中所述的相符、應用軟件的相關程序、數據等是否完整等;
5、 BIOS設置方面。
1) 在必要時應先恢復到最優狀態。建議:在維修時先把BIOS恢復到最優狀態(一般是出廠時的狀態),然後根據應用的需要,逐步設置到合適值。
2) BIOS刷新不一定要刷新到最新版,有時應考慮降低版本。
6、 重建系統。
在硬件配置正確,並得到用戶許可時,可通過重建系統的方法來判斷xx作系統之類軟件故障,在用戶不同意的情況下,建議使用自帶的硬盤,來進行重建系統的xx作。在這種情況下,最好重建系統後,逐步復原到用戶原硬盤的狀態,以便判斷故障點。
1) 重建系統,須以一鍵恢復為主,其次是恢復安裝,最後是完全重新安裝。恢復安裝的方法:
對於Windows 9x系統,直接從光盤安裝,或執行tools\sysrec\pcrestor.bat,即可實現恢復安裝。在進行恢復安裝時,可能由於win.com的存在而影響安裝過程的正常進行,這時,可在Windows目錄下,刪除win.com後,再重新安裝。
另一種恢復安裝,是將根目錄下的System.1st改名為System.dat後覆蓋掉Windows目錄下的同名文件,之後重啟即可。但這種方法,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重新安裝,而類似於完全重新安裝。
對於Windows XP或Windows2000系統,直接使用其安裝光盤啟動,在安裝界面中選擇修復安裝,選擇R時會出現兩個選項:一是快速修復,對於簡單問題用此選擇;另一是故障修復台,只要選擇正確的安裝目錄就可啟用故障修復台。故障修復台界面類似於DOS界面。
2) 為保證系統乾淨,在安裝前,執行Fdisk /MBR命令(也可用Clear.com)。必要時,在此之後執行format <驅動器盤符> /u [/s]命令。
3) 一定要使用隨機版的或正版的xx作系統安裝介質進行安裝。

電腦故障維修判斷指導大全3

第二章 電腦維修步驟與維修xx作注意事項
§2.1 電腦維修步驟
對電腦進行維修,應遵循如下步驟:
一、瞭解情況
即在服務前,與用戶溝通,瞭解故障發生前後的情況,進行初步的判斷。如果能瞭解到故障發生前後盡可能詳細的情況,將使現場維修效率及判斷的準確性得到提高。瞭解用戶的故障與技術標準是否有衝突。
向用戶瞭解情況,應借助第二部分中相關的分析判斷方法,與用戶交流。這樣不僅能初步判斷故障部位,也對準備相應的維修備件有幫助。
二、復現故障
即在與用戶充分溝通的情況下,確認:
1. 用戶所報修故障現象是否存在,並對所見現象進行初步的判斷,確定下一步的xx作;
2. 是否還有其它故障存在。
三、判斷、維修
即對所見的故障現象進行判斷、定位,找出產生故障的原因,並進行修復的過程。在進行判斷維修的過程中,應遵循下面一節「維修判斷」中所述的原則、方法、注意事項,及第二、三部分所述內容進行xx作。
四、檢驗
1. 維修後必須進行檢驗,確認所復現或發現的故障現象解決,且用戶的電腦不存在其它可見的故障。電腦整機正常的標準,參見《聯想台式電腦整機檢驗規範》;
2. 必須按照《XX維修檢驗確認單》所列內容,進行整機驗機,盡可能消除用戶未發現的故障,並及時排除之。
§2.2 電腦維修xx作
在維修過程中,下列各條款應引起切實的關注和注意。
一、在進行故障現象復現、維修判斷的過程中,應避免故障範圍擴大;
二、在維修時,須查驗、核對裝箱單及配置;
三、必須充分地與用戶溝通。瞭解用戶的xx作過程、出故障時所進行過的xx作、用戶使用電腦的水平等。
四、維修中第一要注意的就是觀察——觀察、觀察、再觀察!!!
1. 周圍環境:電源環境、其它高功率電器、電、磁場狀況、機器的佈局、網絡硬件環境、溫濕度、環境的潔淨程度;安放電腦的檯面是否穩固。周邊設備是否存在變形、變色、異味等異常現象;
2. 硬件環境:機箱內的清潔度、溫濕度,部件上的跳接線設置、顏色、形狀、氣味等,部件或設備間的連接是否正確;有無錯誤或錯接、缺針/斷針等現象;用戶加裝的與機器相連的其它設備等一切可能與機器運行有關的其它硬件設施;
3. 軟件環境:
A. 系統中加載了何種軟件、它們與其它軟、硬件間是否有衝突或不匹配的地方;
B. 除標配軟件及設置外,要觀察設備、主板及系統等的驅動、補丁是否安裝、是否合適;要處理的故障是否為業內公認的BUG或兼容問題;用戶加裝的其它應用與配置是否合適;
4. 加電過程中的觀察:元器件的溫度、異味、是否冒煙等;系統時間是否正確;
5. 拆裝部件時的觀察:要有記錄部件原始安裝狀態的好習慣,且要認真觀察部件上元器件的形狀、顏色、原始的安裝狀態等情況;
6. 觀察用戶的xx作過程和習慣,及是否符合要求等。
五、在維修前,如果灰塵較多,或懷疑是灰塵引起的,應先除塵
六、對於自己不熟悉的應用或設備,應在認真閱讀用戶使用手冊或其它相關文檔後,才可動手xx作。
七、平時要多注意通過《技術直通車》、《技術工程信息通報》等下發的技術資料及其他工程師們的經驗來積累自己的經驗和提高維修水平。
八、禁止維修工程師為用戶安裝地線。如用戶要安裝地線,請用戶聯繫正式電工為其安裝。
九、如果要通過比較法、替換法進行故障判斷的話,應先徵得用戶的同意。
十、在進行維修判斷的過程中,如有可能影響到用戶所存儲的數據,一定要在做好備份、或保護措施、並徵得用戶同意後,才可繼續進行。
十一、當出現大批量的相似故障(不僅是可能判斷為批量的故障)時,一定要對周圍的環境、連接的設備,以及與故障部件相關的其它部件或設備進行認真的檢查和記錄,以找出引起故障的根本原因。
十二、隨機性故障的處理思路。隨機性故障是指:隨機性死機、隨機性報錯、隨機性出現不穩定現象。對於這類故障的處理思路應該是:
1. 慎換硬件,特別是上門服務時。一定要在充分的軟件調試和觀察後,在一定的分析基礎上進行硬件更換。如果沒有把握,最好在維修站內進行硬件更換xx作。
2. 以軟件調整為主。調整的內容有:
1) 設置BIOS為出廠狀態(注意BIOS開關位置)
2) 查殺病毒
3) 調整電源管理
4) 調整系統運行環境
5) 必要時做磁盤整理,包括磁盤碎片整理、無用文件的清理及介質檢查(注意,應在檢查磁盤分區正常及分區中空餘空間足夠的情況下進行)。
6) 確認有無用戶自加裝的軟硬件,如果有,確認其性能的完好性/兼容性。
7) 與無故障的機器比較、對比。這種對比的一種方法是,在一台配置與故障機相同的無故障機器上,逐個插入故障機中的部件(包括軟件),查看無故障機的變化,當在插入某部件後,無故障機出現了與故障機類似的現象,可判該部件有故障。注意這種方式的對比,應做得徹底,以防漏掉可能有兩種部件引起同一故障的情況。
十三、應努力學習相關技術知識、掌握xx作系統的安裝、使用方法及配置工具的使用等;理解各配置參數的意義與適用的範圍。
十四、請求支持需要關注的內容
1. 硬件及配置信息(盡可能詳盡)
2. 軟件及配置信息(盡可能詳盡)
3. 周圍環境
4. 完整的故障現象描述。即用戶第一次報修時的故障現象,經過維修xx作後故障現象的變化情況。(清晰的描述)
5. 做過的維修xx作(要詳盡)

§2.3 電腦維修的基本思路
為幫助維修工程師,順利找到第二部分中的相關內容,在這裡列出基本的判斷思路,供參考使用。

電腦故障維修判斷指導大全4

第二部分 常見故障判斷
本部分將計算機從開機一直到關機期間的故障進行分類。每一類的判斷、定位過程都是第一部分中「維修判斷」一節的有機組成部分,即不論使用什麼方法或不論去判斷什麼內容,這兩部分總是相互結合使用的。
以下各故障類型中所列的故障現象只是眾多故障現象中的一部分,對於未列出的故障現象,有的可歸類到其中,有的無法歸類。因此,本手冊只針對已列出的及可歸類其中的故障現象提供相應的判斷的方法和思路,並提供基本的排除的方法。而對不能歸類其中的其它故障現象來說,我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的收集、整理總結,然後對本《台式電腦維修指導手冊》進行豐富。

第一章 加電類故障
一、定義舉例
從上電(或復位)到自檢完成這一段過程中電腦所發生的故障。
二、可能的故障現象
1、 主機不能加電(如:電源風扇不轉或轉一下即停等)、有時不能加電、開機掉閘、機箱金屬部分帶電等;
2、 開機無顯,開機報警;
3、 自檢報錯或死機、自檢過程中所顯示的配置與實際不符等;
4、 反覆重啟;
5、 不能進入BIOS、刷新BIOS後死機或報錯;CMOS掉電、時鐘不准;
6、 機器噪音大、自動(定時)開機、電源設備問題等其它故障。
三、可能涉及的部件
市電環境;電源、主板、CPU、內存、顯示卡、其它可能的板卡;BIOS中的設置(可通過放電來回復到出廠狀態);開關及開關線、復位按鈕及復位線本身的故障。
四、判斷要點/順序。
以下的文字敘述部分是對維修判斷流程的補充和說明,要結合流程圖來閱讀。另外,本章只分析加電類的故障,如果在判斷中涉及其它類故障,可轉入相應故障的判斷過程。以下各類同。
1、 維修前的準備
1) POST卡;
2) 萬用表;
3) 試電筆;
4) CPU負載。
2、 環境檢查
1) 檢查電腦設備:
A. 周邊及電腦設備內外是否有變形、變色、異味等現象;
B. 環境的溫、濕度情況;
C. 加電後,注意部件、元器件及其它設備是否變形、變色、異味、溫度異常等現象發生。
2) 檢查市電情況:
A. 檢查市電電壓是否在220V±10%範圍內,是否穩定(即是否有經常停電、瞬間停電等現象);
B. 市電的接線定義是否正確(即,左零右火、不允許用零線作地線用(現象是零地短接)、零線不應有懸空或虛接現象);
C. 供電線路上是否接有漏電保護器(且必須接地火線上),是否有地線等;
D. 主機電源線一端是否牢傷心地插在市電插座中,不應有過松或插不到位的現象,另一端是否可傷心在接在主機電源上,不應有過松或插不到位的情況。
3) 檢查電腦內部連接:
A. 電源開關可否正常的通斷,聲音清晰,無連鍵、接觸不良現象;
B. 其它各按鈕、開關通斷是否正常;
C. 連接到外部的信號線是否有斷路、短路等現象;
D. 主機電源是否已正確地連接在各主要部件,特別是主板的相應插座中;
E. 板卡,特別是主板上的跳接線設置是否正確。
4) 檢查部件安裝:
A. 檢查機箱內是否有異物造成短路;
B. 或零部件安裝上是否造成短路(如P4CPU風扇在主板背面的支架安裝錯位造成的短路等);
C. 通過重新插拔部件(包括CPU、內存),檢查故障是否消失(重新插拔前,應該先做除塵和清潔金手指工作,包括插槽)。如果總是通過重新插拔來解決,應檢查部件安裝時,是否過松、後檔板尺寸是否不合適、插座太緊,以致插不到位或被擠出;
D. 檢查內存的安裝,要求內存的安裝總是從第一個插槽開始順序安裝。如果不是這樣,請重新插好。
5) 檢查加電後的現象:
A. 按下電源開關或復位按鈕時,觀察各指示燈是否正常閃亮;
B. 風扇(電源的和CPU的等)的工作情況,不應有不動作或只動作一下即停止的現象;
C. 注意傾聽風扇、驅動器等的電機是否有正常的運轉聲音或聲音是否過大;
D. 主機能加電,但無顯示,應傾聽主機能否正常自檢(即有自檢完成的鳴叫聲,且硬盤燈能不斷閃爍)若有,先檢查顯示系統是否有故障,否則檢查主機問題;
E. 對於開機噪音大的問題,應分辨清噪音大的部位,一般情況下,噪音大的部件有風扇、硬盤、光驅和軟驅動機械部件。對於風扇,應通過除塵來檢查,如果噪音減小,可在風扇軸處滴一些鐘錶油,以加強潤滑。
3、 故障判斷要點
1) 檢查主機電源:
A. 主機電源在不接負載時,將電源到主板的插頭中綠線與黑線直接短接,看能否加電,並用萬用表檢查是否有電壓輸出;
B. 用萬用表檢查輸出的各路電壓值是否在規格允許的範圍內;
C. 在接有負載的情況下,用萬用表檢查輸出電源的波動範圍是否在超出允許範圍;
D. 對於電源一加電,只動作一下即停止工作的情況,應首先判斷電源空載或接在其它機器上是否能正常工作(即檢查上面提到的三點);
E. 如果電腦的供電不是直接從市電來,而是通過穩壓設備獲得,要注意用戶所用的穩壓設備是否完好、或是否與我們的產品的電源兼容。
2) 在開機無顯時,用POST卡檢查硬件最小系統中的部件是否正常
A. 查看POST顯示的代碼是否為正常值(參見《維修工具使用手冊》中的代碼定義);
B. 對於POST卡所顯示的代碼,應檢查與之相關的所有部件。如顯示的代碼與內存有關,就應檢查主板和內存;
C. 傾聽在硬件最小系統下,有無報警聲音,若無檢查的重點應在最小系統中的部件上;
D. 檢查中還應注意的是,當硬件最小系統有報警聲時,要求插入無故障的內存和顯示卡(集成顯示卡除外),若此時沒有報警音,且有顯示或自檢完成的聲音,證明硬件最小系統中的部件基本無故障,否則,應主要檢查主板;
E. 在準備更換CPU來檢查時,應先使用CPU負載,檢查主板的供電電壓是否在允許範圍內,在電壓正常的情況下才可進行CPU更換xx作。如果超出範圍,直接更換主板。CPU電壓允許值參見《維修工具使用手冊》;
3) 部件的檢查:
A. 如果硬件最小系統中的部件經POST卡檢查正常後,要逐步加入其它的板卡及設備,以檢查其中哪個部件或設備有問題;
B. 對於總是通過重新插拔來解決加電故障的部件,應檢查部件的後檔板尺寸是否不太合適,這可通過去掉後檔板檢查。
4) BIOS設置檢查:
A. 通過清CMOS檢查故障是否消失;
B. BIOS中的設置是否與實際的配置不相符(如:磁盤參數、內存類型、CPU參數、顯示類型、溫度設置等);
C. 根據需要更新BIOS檢查故障是否消失。
5) 其它方面的檢查:
A. 在接有漏電保護器的環境中,一定要先檢查市電插座上的接線是否正確(即按左零右火,上地的連接方法;零地線不可短接;零線不能懸空),再檢查漏電保護器是否正確地接在火線上、容量是否過小,接著檢查在一路市電線路上所接的設備的數量(特別是電腦的數量——在漏電保護器的動作電流為30mA時,應可接16~20台電腦),最後檢查整機設備中有無漏電或漏電流過大的現象;
B. 檢查用戶環境中有無地線。在無地線的環境中,觸摸主機的金屬部分,會有麻手的感覺。這時,如果接地後,機器可正常運行,且麻手現象消失,則屬正常現象,不是故障;
C. 對於不能進BIOS,或不能刷新BIOS的情況,可先考慮主板的故障;
D. 對於反覆重啟或關機的情況,除注意市電的環境(如插頭是否插好等)外,要注意電源或主板是否有故障;
E. 系統中是否加載有第三方的開關機控制軟件,有應予以卸載。
五、本類故障的判斷流程
見附錄一之(一)。
六、案例
案例一:
問題描述:雙子恆星6C/766的機器,主板是精英P6SEP-ME V2.2D,當內存不插在DIMM1時,開機無顯示,但機器不報警。
解決方案:經測試,當DIMM1上不插內存時,即使DIMM2、DIMM3都插上內存,開機也是無顯。當DIMM1插上內存時,不管DIMM2、DIMM3上是否插有內存,開機正常。
查詢早期的週報得知,此問題是由於此機型集成的顯卡使用的顯存是共享物理內存的,而顯存所要求的物理內存是要從插在DIMM1上內存中取得,當DIMM1上沒有插內存時,集成顯卡無法從物理內存中取得顯存,故用戶開機時無顯。

案例二:
問題描述:每次計算機開機自檢時,系統總會在顯示512K Cache的地方停止運行了,是什麼原因?
解決方案:首先既然在顯示緩存處死機,必然是該處或其後的部分有問題。記得平常開機,此項顯示完後就輪到硬盤啟動xx作系統了。因此,可以斷定不是高速緩存的問題,就是硬盤的故障。取下硬盤安裝到別的電腦上,證實硬盤是好的。這是檢查計算機故障最常用的辦法——替換排除法。
現在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到高速緩存上,進入CMOS設置,禁止L2 Cache,存盤退出,重啟機器,電腦就可以正常工作了,可以斷定是L2 Cache的問題。
觸摸主板上的高速緩存芯片,發現有些芯片很熱,估計就是這兒的問題。再次確認問題所在沒錯。
觸類旁通:若發現機器總死機,可運行一會後,用手觸摸主板上的高速緩存芯片,發現燙手,就可在Cmos中關閉二級緩存,發現是否死機,最後定義故障所在。

案例三:
問題描述:用戶使用T啟天2600 P4 1.6G 12840DSF(特5409)計算機,開機無顯示,用戶現在咨詢如何解決?
解決方案:檢查用戶的環境,發現用戶機隨機附帶兩塊顯卡——主板集成一個顯卡另外還有一塊單獨的TNT2 M64 32M顯卡,有些客戶在剛剛購買電腦時由於對電腦不太熟悉,將顯示器信號線接到了主板集成的顯卡接頭上,這樣會導致開機無顯,但是此時主機工作正常。
遇到用戶報修開機無顯或顯示器故障,請提示客戶檢查環境,若有不正確,提示更正後,問題即可解決。

電腦故障維修判斷指導大全5

第二章 啟動與關閉類故障
一、定義舉例
與啟動、關閉過程有關的故障。啟動是指從自檢完畢到進入xx作系統應用界面這一過程中發生的問題;關閉系統是指從點擊關閉按扭後到電源斷開之間的所有過程。
二、可能的故障現象
1、 啟動過程中死機、報錯、黑屏、反覆重啟等;
2、 啟動過程中報某個文件錯誤;
3、 啟動過程中,總是執行一些不應該的xx作(如總是磁盤掃瞄、啟動一個不正常的應用程序等);
4、 只能以安全模式或命令行模式啟動;
5、 登錄時失敗、報錯或死機;
6、 關閉xx作系統時死機或報錯。
三、可能涉及的部件
BIOS設置、啟動文件、設備驅動程序、xx作系統/應用程序配置文件;電源、磁盤及磁盤驅動器、主板、信號線、CPU、內存、可能的其它板卡。
四、判斷要點/順序
1、 維修前的準備
1) 磁盤數據線;
2) 萬用表;
3) 查毒軟件。
2、 環境檢查
1) 機器周邊及外觀檢查:
A. 市電連接是否牢傷心,不應有過松或插不到位的現象;
B. 主機硬盤指示燈是否正確閃亮,不應有不亮或常亮的現象;
C. 觀察系統是否有異味,元器件的溫度是否偏高;
D. 觀察CPU風扇的轉速是否不夠,或是否過慢或不穩定;
E. 傾聽驅動器工作時是否有異響。
2) 驅動器連接檢查:
A. 驅動器的電源連接是否正確、牢傷心。驅動器上的電源連接插座是否有虛接的現象;
B. 驅動器上的跳線設置是否與驅動器連接在電纜上的位置相符;
C. 驅動器數據電纜是否接錯或漏接,規格是否與驅動器的技術規格相符(如:支持DMA66的驅動器,必須使用80芯數據電纜);
D. 驅動器數據電纜是否有故障(如露出芯線、有死彎或硬痕等),除可通過觀察來判斷外,也可通過更換一根數據電纜來檢查;
E. 驅動器是否通過其它板卡連接到系統上,或通過其它板卡(如硬盤保護卡,雙網隔離卡等)來控制。
3) 檢查其它部件的安裝:
A. 通過重新插拔部件(包括CPU、內存),檢查故障是否消失(重新插拔前,應該先做除塵和清潔金手指工作,包括插槽)。如果總是通過重新插拔來解決,應檢查部件安裝時,是否過松、後檔板尺寸是否不合適、插座太緊,以致插不到位或被擠出;
B. 檢查CPU風扇與CPU是否接觸良好。最好重新安裝一次。
4) 顯示的內容的觀察:要注意屏幕報錯的內容、死機的位置,以確定故障可能發生的部位。
3、 故障判斷要點
1) 充分地與用戶溝通,瞭解出現不能啟動的過程及用戶的xx作;
2) BIOS設置檢查:
A. 是否為剛更換完不同型號的硬件。如果主板BIOS支持BOOTEasy功能或BIOS防寫開關打開,則建議將其關閉,待完成一次完整啟動後,再開啟;
B. 是否添加了新硬件。這時應先去除添加的硬件,看故障是否消失,若是,檢查添加的硬件是否有故障,或系統中的設置是否正確(通過對比新硬件的使用手冊檢查);
C. 檢查BIOS中的設置,如:啟動順序、啟動磁盤的設備參數等。建議通過清CMOS來恢復;
D. 檢查是否由於BIOS問題(包括設置及功能)引起xx作系統不能正常啟動或關閉,可償試將Windows目錄下的BIOS.vxd(或VPBIOSD.vxd)改名為BIOS.old,然後重啟,或關閉,若故障消失,則通過修改BIOS設備或更新BIOS來解決,否則與BIOS無關。注意測試完成以後,一定要將其改回原來的名字(註:除Windows 98外,其它xx作系統無此文件);
E.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應考慮升級BIOS來檢查。如:對於在第一次開機啟動後,某些應用或設備不能工作的情況,除檢查設備本身的問題外,就可考慮更新BIOS來解決。
以下檢查應在軟件最小系統下進行。
3) 磁盤邏輯檢查:
A. 根據啟動過程中的錯誤提示,相應地檢查磁盤上的分區是否正確、分區是否激活、是否格式化;
B. 直接檢查硬盤是否已分區、格式化;
C. 加入一個其它無故障的驅動器(如軟驅或光驅)來檢查能否從其它驅動器中啟動(若使用軟驅,最好使用希捷的檢測軟盤啟動)。若能,進行第3)、4)步的檢查,否則進行第5)步的檢查;接著、分區是否激活、有無壞道等;
D. 硬盤上的啟動分區是否已激活,其上是否有啟動時所用的啟動文件或命令;
E. 檢查硬盤驅動器上的啟動分區是否可訪問,若不能,用相應廠商的磁盤檢測程序檢查硬盤是否有故障。有故障,更換硬盤;在無故障的情況下,通過初始化硬盤來檢測,若故障依然存在,更換硬盤;
F. 在用其它驅動器也不能啟動時,先將硬盤驅動器去除,看是否可啟動,若仍不能,應對軟件最小系統中的部件進行逐一檢查,包括硬盤驅動器和磁盤傳輸的公共部件——磁盤接口、電源、內存等。若可啟動了,最好對硬盤進行一次初始化xx作,若故障不消失,則再更換硬盤;
G. 如果要對硬盤進行初始化xx作,但用戶存有有用數據,建議用戶找數據修復公司解決。
4) xx作系統配置檢查:
A. 對於出現文件錯誤的提示,應按照在第一部分中提到的相應軟件調試方法來修復文件;
B. 在不能啟動的情況,建議進行一次「選擇上一次啟動」或用scanreg.exe恢復註冊表到前期備份的註冊表的方法檢查故障是否能夠消除;
C. 檢查系統中有無第三方程序在運行,或系統中不當的設置或設備驅動引起啟動不正常。在這裡特別要注意Autoexec.bat和Config.sys文件,應屏蔽這兩個文件,檢查啟動故障是否消失;
D. 檢查啟動設置、啟動組中的項、註冊表中的鍵值等,是否加載了不必要的程序;
E. 檢查是否存在病毒。要求在一個系統中,只能安裝一個防病毒軟件;
F. 必要時,通過一鍵恢復、恢復安裝等方法,檢查啟動方面的故障;
G. 當啟動中顯示不正常時(如黑屏、花屏等),應按顯示類故障的判斷方法進行檢查,但首先要注意顯示設備的驅動程序是否正常、顯示設置是否正確,最好將顯示改變到標準的VGA方式檢查。
5) 硬件部件檢查:
A. 如果啟動的驅動器是通過另外的控制卡連接的,請將驅動器直接連接在缺省的驅動器接口(主板上的);
B. 當在軟件最小系統下啟動正常後,應逐步回復到原始配置狀態,來定位引起不能正常啟動的部件;
C. 要注意檢查電源的供電能力,即輸出電壓是否在允許的範圍內,波動範圍是否超出允許的範圍(參見《維修工具使用手冊》);
D. 驅動器的檢查,可參考磁盤類故障的判斷方法進行;
E. 硬件方面的考慮,應從內存開始考慮:使用內存檢測程序進行判斷內存部分是否有故障,內存安裝的位置,應從第一個內存槽開始安裝,對於安裝的多條內存檢查內存規格是否一致、兼容等。有關內存規格請參閱附錄二的相關部分。
6) 對於不能正常關機的現象,應從下列幾個方面檢查:
A. 在命令提示符下查看BOOTLOG.TXT文件(在根目錄下)。此文件是開機註冊文件,它裡面記錄了系統工作時失敗的記錄,保存一份系統正常工作時的記錄,與出問題後的記錄相比較,找出有問題的驅動程序,在WIN.INI SYSTEM.INI 中找到該驅動對應的選項,或在註冊表中找到相關聯的對應鍵值,更改或升級該驅動程序,有可能將問題解決;
B. 升級BIOS到最新版本,注意CMOS的設置(特別是APM、USB、IRQ等);
C. 檢查是否有一些系統的文件損壞或未安裝(參閱附錄二之(三)的相關內容)
D. 應用程序引起的問題,關閉啟動組中的應用程序,檢查關機時的聲音程序是否損壞;
E. 檢查是否有某個設備引起無法正常關機,比如網卡、聲卡,可通過更新驅動或更換硬件來檢查;
F. 通過安裝補丁程序或升級xx作系統進行檢查;
G. 對於Windows 98SE系統的關機問題,請參閱附錄二之(三)。其中的一引起論述對於其它Windows系統也有幫助。
五、本類故障的判斷流程
見附錄一之(二)。
六、案例
案例一:
問題描述:客戶計算機安裝WIN 2000 PROFESSIONALxx作系統,每次啟動均藍屏,報MEMORY ERROR。
解決方案:到達客戶處,故障復現,向客戶瞭解情況,客戶反映發生故障前曾經安裝過一根內存條,之後發生此類故障。關機後拔下內存條,重新開機,仍舊藍屏,但是不再報MEMORY ERROR。考慮到WIN 2000對硬件要求較高,而且故障是在加裝內存後出現的故障,基本可以斷定機器的原配硬件和軟件系統沒有問題。再次重新啟動計算機,開機時按下F8鍵,選擇進入「VGA模式」,此次計算機能夠正常啟動,並且登陸正常。在進行了一次正常登陸後,重新啟動到標準模式,計算機啟動正常,至此,故障排除。
案例二:
問題描述:客戶機器被運行一段惡意程序,導致每次啟動後均出現一個對話框,且該對話框無法關閉,只能強制結束,客戶機器有重要程序,不願意重新安裝xx作系統。
解決方案:首先懷疑是否是病毒,運行常用殺毒軟件均不能查殺。在「開始」--「運行」中輸入「MSCONFIG」,但是在「啟動」組中仍然不能找到該程序。運行「SCANREG」,將註冊表恢復到最老的版本故障依舊。最後只好手工編輯註冊表,運行「REGEDIT」,在「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CurrentVersion\RUN下,找到對應的程序文件名,刪除對應的鍵值後,重新啟動,故障排除。(註:建議在更改註冊表前,使用註冊表編輯器的「導出」功能進行註冊表備份。)

電腦故障維修判斷指導大全6

第三章 磁盤類故障
一、定義舉例
這裡所指的磁盤類故障表示兩個方面:一是硬盤、光驅、軟驅及其介質等引起的故障;另一是影響對硬盤、光驅、軟驅訪問的部件(如主板、內存等)引起的故障。
二、可能的故障現象
1、 硬盤驅動器
1) 硬盤有異常聲響,噪音較大;
2) BIOS中不能正確地識別硬盤、硬盤指示燈常亮或不亮、硬盤干擾其它驅動器的工作等;
3) 不能分區或格式化、硬盤容量不正確、硬盤有壞道、數據損失等;
4) 邏輯驅動器盤符丟失或被更改、訪問硬盤時報錯;
5) 硬盤數據的保護故障;
6) 第三方軟件造成硬盤故障;
7) 硬盤保護卡引起的故障。
2、 軟盤驅動器
1) 軟驅指示燈不亮或常亮、軟驅讀盤聲音大;
2) 軟驅劃盤、軟盤不能彈出或插入等;
3) 軟盤不能被格式化、軟驅不讀盤、軟驅干擾其它驅動器或設備或應用的正常工作等;
4) 在一個軟驅中寫的文件不能在另一個軟驅中讀出;
5) 軟驅盤符丟失或被更改、訪問軟驅時報錯;
6) 軟驅安裝不到位。
3、 光盤驅動器
1) 光驅噪音較大、光驅劃盤、光驅托盤不能彈出或關閉、光驅讀盤能力差等;
2) 光驅盤符丟失或被更改、系統檢測不到光驅等;
3) 訪問光驅時死機或報錯等;
4) 光盤介質造成光驅不能正常工作。
三、可能涉及的部件
硬盤、光驅、軟驅及其它們的設置,主板上的磁盤接口、電源、信號線。
四、判斷要點/順序
1、 維修前的準備
1) 磁盤數據線;
2) 相應的磁盤檢測軟件;
3) 查毒軟件等。
2、 硬盤驅動器
1) 環境檢查
A. 檢查硬盤連接:
a) 硬盤上的ID跳線是否正確,它應與連接在線纜上的位置匹配;
連接硬盤的數據線是否接錯或接反;
c) 硬盤連接線是否有破損或硬折痕。可通過更換連接線檢查;
d) 硬盤連接線類型是否與硬盤的技術規格要求相符;
e) 硬盤電源是否已正確連接,不應有過松或插不到位的現象。
B. 硬盤外觀檢查:
a) 硬盤電路板上的元器件是否有變形、變色,及斷裂缺損等現象;
硬盤電源插座之接針是否有虛焊或脫焊現象;
c) 加電後,硬盤自檢時指示燈是否不亮或常亮;工作時指示燈是否能正常閃亮;
d) 加電後,要傾聽硬盤驅動器的運轉聲音是否正常,不應有異常的聲響及過大的噪音。
C. 硬盤的供電檢查:
a) 供電電壓是否在允許範圍內,波動範圍是否在允許的範圍內等。
2) 故障判斷要點
A. 建議在軟件最小系統下進行檢查,並判斷故障現象是否消失。這樣做可排除由於其它驅動器或部件對硬盤訪問的影響。
B. 參數與設置檢查:
a) 硬盤能否被系統正確識別,識別到的硬盤參數是否正確;BIOS中對IDE通道的傳輸模式設置是否正確(最好設為「自動」);
顯示的硬盤容量是否與實際相符、格式化容量是否與實際相符(注意,一般標稱容量是按1000為單位標注的,而BIOS中及格式化後的容量是按1024為單位顯示的,二者之間有3%~5%的差距。另格式化後的容量一般會小於BIOS中顯示的容量)。硬盤的容量根據系統所提供的功能(如帶有一鍵恢復),應比實際容量小很多,縮小的值請參看用戶手冊中的相關說明;
c) 檢查當前主板的技術規格是否支持所用硬盤的技術規格,如:對於大於8GB硬盤的支持、對高傳輸速率的支持等;
C. 硬盤邏輯結構檢查:參考啟動類故障判斷要點中的相關部分。
a) 檢查磁盤上的分區是否正常、分區是否激活、是否格式化、系統文件是否存在或完整;
對於不能分區、格式化xx作的硬盤,在無病毒的情況下,應更換硬盤。更換仍無效的,應檢查軟件最小系統下的硬件部件是否有故障;
c) 必要時進行修復或初始化xx作,或完全重新安裝xx作系統;
D. 系統環境與設置檢查:參考啟動類故障判斷要點中的相關部分。
a) 注意檢查系統中是否存在病毒,特別是引導型病毒(如用查KV3000 /K命令,或用MEM.EXE命令等進行檢查);
認真檢查在xx作系統中有無第三方磁盤管理軟件在運行;設備管理器中對IDE通道的設置是否恰當;
c) 是否開啟了不恰當的服務。在這裡要注意的是,ATA驅動在有些應用下可能會出現異常,建議將其卸載後查看異常現象是否消失;
E. 硬盤性能檢查:
a) 當加電後,如果硬盤聲音異常、根本不工作或工作不正常時,應檢查一下電源是否有問題、數據線是否有故障、BIOS設置是否正確等,然後再考慮硬盤本身是否有故障;
應使用相應硬盤廠商提供的硬盤檢測程序檢查硬盤是否有壞道或其它可能的故障;
F. 對於關於硬盤保護卡所引起的問題,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a) 安裝硬盤保護卡,應注意將CMOS中的病毒警告關閉、將CMOS中的映射地址設為不使用(disable)、將CMOS中的第一啟動設備為設為LAN;光驅和硬盤應接在不同的IDE數據線上。
如果忘記的硬盤保護卡的管理員密碼,對於1.0版ALT+133,ALT+144,ALT+155,彈出10組數(必須用小鍵盤),對於3.0版,在管理員密碼處輸入ENPQ,得到一組數據,然後撥打800,來得到密碼;
c) 裝有硬盤保護卡的機器,開機出現紅屏現象,應使用專用的工具程序解決。方法請參閱相關的《技術工程信息通報》;
d) 對於在某個引導盤下,看不到某些數據盤的情況,要檢查:這些數據盤是否為該引導盤專屬的數據盤;分區類型是否為引導盤的xx作系統所識別;在大於8GB的硬盤上,在8GB之後是否建立了屬於該引導盤的FAT16分區(當然引導盤支持FAT16文件系統);該引導盤的專屬分區是否多於3 個;
e) 硬盤保護卡不起保護功能,要檢查用戶是否關閉了硬盤保護功能,要啟用硬盤保護功能,可在進入系統前按一下F4來啟用(事先應已安裝過),如果不行,可重新插拔一下硬盤保護卡。在Windows下,則應檢查其驅動軟件是否已安裝;
f) 當啟有了硬盤保護功能後,硬盤上原來的系統不被保留,應詢部用戶原系統是否是用第三方軟件進行的分區。目前硬盤保護卡只能保護用xx作系統自帶的FDISK進行分區的系統;
g) 在硬盤保護模式為每次還原,如果由於未正常關機,而出現多次提示進行磁盤掃瞄,應在管理員模式下,在Msdos.sys文件中加入autoscan=0的項;
h) 對於在使用者模式下,出現亂碼的現象,需在管理員模式下運行升級盤中的SETUP.EXE;
3、 軟盤驅動器
1) 環境檢查
A. 軟驅的在一定情況下,類似於硬盤的檢查方法。
B. 檢查軟驅的連接:
a) 連接電纜安裝是否正確,不應有插錯或插反的現象;
軟驅連接的位置,應與BIOS中設置的值相符;
c) 軟驅的電源連接是否正確。
C. 軟驅外觀檢查
a) 軟驅中是否有異物;
電路板上及其元器件是否有變形、變色、異味等現象。
D. 所使用的軟盤介質的質量是否太差;
2) 故障判斷要點
A. 軟驅的檢查,應在軟件最小系統中加入軟驅,或去掉硬盤後進行檢查判斷。且在必要時,移出機箱外檢查;
B. 類似硬盤驅動器的檢查。但要注意:BIOS中對軟驅是否可讀寫的設置是否為允許或禁止;
C. 檢查軟驅的讀、寫能力,一方面是自身讀寫能力的檢查,另一方面是軟盤的互換讀寫能力的檢查,即在可能有故障的軟驅中寫過的軟盤能否在另一正常的軟驅中讀出。如果不能,更換軟驅;
D. 軟盤是最易感染病毒的介質,因此的檢查中,一定要注意對病毒的檢查。
4、 光盤驅動器
1) 環境檢查
A. 檢查光驅連接:
a) 光驅上的ID跳線是否正確,它應與連接在線纜上的位置匹配;
連接光驅的數據線是否接錯或接反;
c) 光驅連接線是否有破損或硬折痕。可通過更換連接線檢查;
d) 光驅連接線類型是否與光驅的技術規格要求相符;
e) 光驅電源是否已正確連接,不應有過松或插不到位的現象。
B. 光驅外觀檢查:
光驅電路板上的元器件是否有變形、變色,及斷裂缺損等現象;
c) 光驅電源插座之接針是否有虛焊或脫焊現象;
d) 加電後,光驅自檢時指示燈是否不亮或常亮;工作時指示燈是否能正常閃亮;
e) 加電後,要傾聽光驅驅動器的運轉聲音是否正常,不應有異常的聲響及過大的噪音。
2) 故障判斷要點
A. 光驅的檢查,應用光驅替換軟件最小系統中的硬盤進行檢查判斷。且在必要時,移出機箱外檢查。檢查時,用一可啟動的光盤來啟動,以初步檢查光驅的故障。如不能正常讀取,則在軟件最小系統中檢查。最先考察的是光驅;
B. 類似硬盤驅動器的檢查方法;
C. 光驅性能檢查:
a) 對於讀盤能力差的故障,先考慮防病毒軟件的影響,然後用隨機光盤進行檢測,如故障復現,更換維修,否則根據用戶的需要及所見的故障進行相應的處理;
必要時,通過刷新光驅的formware檢查不驅的故障現象是否消失(如由於光驅中放入了一張CD光盤,導致系統第一次啟動時,光驅工作不正常,就可償試此方法);
D. xx作系統中配置檢查:
a) 在xx作系統下的應用軟件能否支持當前所用光驅的技術規格;
設備管理器中的設置是否正確,IDE通道的設置是否正確。必要時卸載光驅驅動重啟,以便讓xx作系統重新識別。

局域網中代理服務器、路由器的配置案例

局域網中代理服務器、路由器的配置案例

局域網中代理服務器、路由器的配置案例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企事業單位局域網接入INTERNET共享資源的方式越來越多,就大多
數而言,DDN專線以其性能穩定、擴充性好的優勢成為普遍採用的方式,DDN方式的連接在硬件的需求上是簡單的,僅需要一台路由器
(router)、代理服務器(proxy server)即可,但在系統的配置上對許多的網絡管理人員來講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下面以CISCO路
由器為例,筆者就幾種比較成功的配置方法作以介紹,以供同行借鑒:
一、直接通過路由器訪問INTERNET資源的配置
1. 總體思路和設備連接方法 一般情況下,單位內部的局域網都使用INTERNET上的保留地址: 10.0.0.0/8:10.0.0.0~10.255.255.
255 172.16.0.0/12: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0.0/16:192.168.0.0~192.168.255.255 在常規情況下,單位內部的工作
站在直接利用路由對外訪問時,會因工作站使用的是互聯網上的保留地址,而被路由器過濾掉,從而導致無法訪問互聯網資源。解決這
一問題的辦法是利用路由操作系統提供的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地址轉換功能,將內部網的私有地址轉換成互聯網上的
合法地址,使得不具有合法IP地址的用戶可以通過NAT訪問到外部Internet。這樣做的好處是無需配備代理服務器,減少投資,還可以節
約合法IP地址,並提高了內部網絡的安全性。
NAT有兩種類型:Single模式和global模式。
使用NAT的single模式,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可以將眾多的本地局域網主機映射為一個Internet地址。局域網內的所有主機對外部Internet
網絡而言,都被看做一個Internet用戶。本地局域網內的主機繼續使用本地地址。 使用NAT的global模式,路由器的接口將眾多的本地局
域網主機映射為一定的Internet地址範圍(IP地址池)。當本地主機端口與Internet上的主機連接時,IP地址池中的某個IP地址被自動分
配給該本地主機,連接中斷後動態分配的IP地址將被釋放,釋放的IP地址可被其他本地主機使用。
下面以我單位的網絡環境為例,將配置方法及過程列示出來,供大家參考。 我單位利用聯通光纜(V.35)接入INTERNET的,路由器是CISC
O2610,局域網採用的是INTEL550百兆交換機,聯通向我們提供了下列四個IP地址:
211.90.137.25(255.255.255.252)用於本地路由器的廣域網端口
211.90.137.26(255.255.255.252)用於對方(聯通)的端口
211.90.139.41(255.255.255.252)供自己支配
211.90.139.42(255.255.255.252)供自己支配
2. 路由器的配置
(1) 網絡連接示意圖:
說明:校內所有的工作站都與交換機連接,路由器也通過以太口連接在內部交換機上,路由器上以太口使用內部私有地址,光纖的兩端分別
使用了聯通分配的兩個有效IP地址。在這種連接方式下,只要在路由器內部設置NAT,便可以使得單位內部的所有工作站訪問INTERNTE了,在
每台工作站上只需設置網關指向路由器的以太口(192.168.0.3)即可上網,無需設代理,並節省了兩個有效IP地址可供自己自由支配(如建
立單位自已的WEB和E-MAIL服務器)。但也存在缺點:不能享受代理服務器提供的CACHE服務來提高訪問速度。所以本配置方案適合工作站數
量較少的單位,對於單位內部工作站數量較多的情況可以使用後面介紹的兩種方法。路由器上具體配置如下:
(2)路由器的配置
en
config t
ip nat pool c2610 211.90.139.41 211.90.139.42 netmask 255.255.255.252 (定義一個地址池c2601,其內包含了兩個空閒的合法IP地址
,供NAT轉換時使用)

int e0/0
ip address 192.168.0.3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exit
(設置以太口的IP地址,並設置其為連接內部網的端口)
interface s0/0
ip address 211.90.137.25 255.255.255.252
ip nat outside exit
(設置廣域網端口的IP地址,並設置其為連接外部網的端口)
ip route 0.0.0.0 0.0.0.0 211.90.137.26
(設置動態路由)
access-list 2 permit 192.168.0.1 0.0.0.255
(建立訪問控制列表)
Dynamic NAT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2 pool c2610 overload
(建立動態地址翻譯)
line console 0
exec-timeout 0 0
line vty 0 4
end
wr (保存所作的設置)
3. 工作站的配置 要求使用靜態IP地址,在TCP/IP屬性中進行設置,並設置關網為192.168.0.3(路由器以太口IP地址),設置DNS為接入商
提供的地址,瀏覽器等上網工具中無需作任何特殊設置。
二、通過代理服務器訪問INTERNET資源的配置
1. 總體的思路和設備連接方法 利用代理服務器方式訪問INTERNET資源,優點是可以利用代理服務器提供的CACHE服務來提高INTERNET的訪
問速度和效率。比較適合工作站較多的單位使用。缺點是需要專門配備一台計算機作為代理服務器,增加了投資成本;且較第一種法方還需多
佔用兩個合法IP地址,網絡安全性不高。 採用這種方案來訪問互聯網,設備連接方法如下:
代理服務器上安裝兩塊網卡,一塊連接內部網,設置內部私有地址;另一塊連接路由器以太口,設置聯通分配的合法地址(211.90.139.42),
並設置其網關為211.90.139.41(路由器以太口) 路由器以太口也設置聯通分配的合法IP地址(211.90.139.41) 這樣,將設備連接好後,在
代理服務器上安裝代理軟件,並在工作站上設置代理即可訪問INTERNET
2. 路由器的配置
(1) 網絡連接示意圖: 說明:在上圖中,單位內的所有計算機通過交換機直接與代理服務器上的內部網網卡(192.168.0.4)通訊,然後

代理服務軟件的控制之下經過路由器訪問INTERNET。
(2)路由器的配置
en
config t
int e0/0
ip address 211.90.139.41 255.255.255.252 exit
(設置以太口的IP地址)
interface s0/0
ip address 211.90.137.25 255.255.255.252
exit
(設置廣域網端口的IP地址)
ip route 0.0.0.0 0.0.0.0 211.90.137.26 ip routing
(設置動態路由,並激活路由)
end
wr
(保存所作的設置)
3. 代理服務器的設置 代理服務器必須按裝兩塊網卡,一塊用於連接內部局域網,設IP地址為內部私有地址(如:192.168.0.4 netmask 255.
255.255.0)無需設網關。另一塊用於連接路由器,設置聯通分配的合法地址(211.90.139.42 netmask 255.255.255.252),並設置其網關為
:211.90.139.41(路由器以太口)。
按照上面的方法設置好網卡後,再安裝一套代理軟件即可。(如:MS PROXY SERVER 2.0、WINGATE等,代理軟件的安裝調試方法請參閱其它資
料) 4. 工作站的設置 (1) INTERNET EXPLORER設置 工具菜單->internet選項->連接->局域網設置->使用代理服務器->地址:192.168.0.4
端口:80->確定 (2)其他軟件的設置請參閱軟件說明。
三、直接訪問與代理訪問並存的配置
1. 總體思路和設備連接方法 通過上面介紹的兩種方法進行配置,都能順利地實現INTERNET的訪問,但每種方法即有優點,又存在一定的缺
點,且兩種方法的優點是互補的。哪能不能將兩種方法的優點合二為一,方法三就是一種魚和熊掌能夠兼得的方案。集成了一、二兩種方法的
優點,即節省了IP地址,又能通過代理服務器提供的CACHE來提高INTERNET的訪問效率。
採用這種方案來訪問互聯網,設備連接方法如下:
代理服務器上安裝兩塊網卡,兩塊網卡均連接在交換機上,在設置IP地址時,兩塊網卡均設置內部私有地址,但這兩個地址應不屬於一個網絡
(即IP地址的網絡地址不同),一塊用於與內部網通信(網卡1),一塊用於與路由器通信(網卡2),否則代理無法實現。 在代理服務器上
不要安裝NETBEUI協議,僅安裝TCP/IP協議。(注意:這一步必須要做,否則會因為代理服務器與交換機之間連接線路冗余而導致代理服務器
NETBIOS計算機名衝突而影響正常通信) 路由器以太口也設置一個內部私有地址,該地址因與網卡2的地址在同一個網絡(即IP地址的網絡地
址與網卡2相同)
2. 路由器的設置
(1) 網絡連接示意圖
(2)路由器的配置
en
config t
ip nat pool c2610 211.90.139.41 211.90.139.42 netmask 255.255.255.252 (定義一個地址池c2601,其內包含了兩個空閒的合法IP地址,
供NAT轉換時使用) int e0/0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ip nat inside exit
(設置以太口的IP地址,並設置其為連接內部網的端口)
interface s0/0
ip address 211.90.137.25 255.255.255.252
ip nat outside exit
(設置廣域網端口的IP地址,並設置其為連接外部網的端口)
ip route 0.0.0.0 0.0.0.0 211.90.137.26
(設置動態路由)
access-list 2 permit 192.168.0.1 0.0.0.255
(建立訪問控制列表)
Dynamic NAT !
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2 pool c2610 overload
(建立動態地址翻譯)
line console 0 exec-timeout 0 0
line vty 0 4 end wr (保存所作的設置)
2. 代理服務器的設置 代理服務器上安裝兩塊網卡,兩塊網卡均連接在交換機上,網卡1設IP地址為:192.168.0.4,不設網關;網卡2設IP地
址為:192.168.1.2,設其網關為192.168.1.1(路由器以太口)。
按照上面的方法設置好網卡後,再安裝一套代理軟件即可。(如:MS PROXY SERVER 2.0、WINGATE等,代理軟件的安裝調試方法請參閱其它資
料) 注意:在安裝代理軟件時(以MS-PROXY 2.0為例),在指定LAT表時,應將地址範圍192.168.0.0-192.168.255.255排除在外,否則代理
無法正常工作。
3. 工作站的設置 在這種配置之下,工作站既可以通過設置代理上網,也可以通過設置網關直接上網。
若只通過代理上網,設置方法與方法二完全一致。
若只通過網關上網,要求工作站必須設置靜態IP地址,IP地址應設為192.168.1.X,
與路由器以太口在同一個網段,並設置網關為:192.168.1.1,設置DNS為接入商提供的地址。 若想兩種方法並存,則需要在TCP/IP中設置兩
個靜態IP地址:192.168.0.X和192.168.1.X,並設置網關為:192.168.1.1 ,DNS為接入商提供的地址。使用時只需在瀏覽器等軟件中打開或
關閉代理設置即可在代理與網關上網之間進行切換。

寬帶路由器死機掉線問題深度分析

寬帶路由器死機掉線問題深度分析

經常會在網上看到諸多網友在購買寬帶路由器以後,在使用過程中遇到死機頻繁掉線問題,給網友帶來很多不便,以至於有些產品被網友說的一文不值。今天,作者就對寬帶路由器死機掉線問題進行客觀分析,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些問題。

1、從session說帶機數量造成的掉線死機

很多廠商在宣傳自己的寬帶路由器產品時一般都會提到一個可以連接的帶機數量,大部分廠商都會說自己的四口寬帶路由器可以帶機10-20台。可是有些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帶機10台以後就會出現死機掉線情況,在購買過程中,我們首先就需要分析自己的寬帶路由器和自己機器數量和應用是否匹配。有些時候會因為自己的實際環境並不適合使用所購買的產品,就會出現寬帶路由器根本就不能承擔網絡負載的現象,而造成死機掉線的問題出現。

從技術角度來看,我們通常都會談及用NetIQ Chariot軟件測試(smartbit購買成本過高)產品性能,其中有一項session(中文名會話)的評測是可以說明一些問題的。在IT168評測的四口寬帶路由器,一般在測試會用到這個session選項,吞吐量及處理性能我們暫且不談,只來講講與帶機數量有直接關係的這個選項。通常性能比較好的寬帶路由可以同時建立300對會話。而差點的只能達到200對會話。

我們假設寬帶路由器帶機10台(這裡所說的都是內網到外網的連接,內網之間的連接是靠寬帶路由器的交換端口,基本上都能接近百兆的標稱值),當計算機需要訪問WEB頁面時,在瀏覽器中輸入一個域名後寬帶路由器就會發起一個session請求,在網站服務器接收到這個請求後會有一個響應返回給寬帶路由器,這時就會建立起一個session。如果這十台機器同時打開10個頁面,加上QQ、MSN及下載工具等等,每台機器要建立20 pair session。十台機器是200 pair session。

在這個負載之下,一般的寬帶路由器應該都可以正常運行,但是20台機器時,相信網絡的應用一多,寬帶路由器都會當機。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一些網絡應用及機器很多的場景下,家用級4口寬帶路由器是根本不適用的。而有些用戶把買回家用4口寬帶路由器拿去做小型網吧的共享網關,我看死機掉線也不足為奇。

綜上所述,我們在購買寬帶路由器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帶機數量及需求綜合考慮,別搞個小馬拉大車,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經濟損失。

2、網友反映死機掉線問題最多的產品就是最差的嗎?

在網上BBS上經常可以看到有些產品有很多用戶在講使用過程中遇到死機掉線問題,而有些產品卻看不到這類的評論。這些評論能不能說明這款產品就真的是最差的?以前我沒有用過寬帶路由器,所以誤以為寬帶路由器確實存在很多產品缺陷,有一次無意中和北京一家銷售寬帶路由器的經銷商聊天時談及這個問題,他說事實情況其實不盡然如此。從客觀角度來看,任何廠商都不可能達到百分之零的次品率,所生產品出的每一件產品都是合格的。

讀者可能會問,這個次品率和寬帶路由器死機掉線問題關係大嗎?這裡我們就為大家舉個例子來講解說明這個問題。

這裡假設有A產品和B產品,兩樣產品同樣都是萬分之一的次品率。A產品在市場上銷售了十萬台,而B產品只在市場上銷售了一萬台,按萬分之一的比率來分析,A產品就會有十台產品可能出現問題,而B產品只可能會有一台產品出現問題。這時我們就可以發現,使用A產品的這十位用戶就會對產品不滿,而B產品只會有一位用戶對其產品不滿。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市場上很多的寬帶路由器在使用過程中遇到死機掉線的問題,這可能是由於個別產品生產過程中存在問題造成的,但是這不足以說明這個型號的產品都會出現死機掉線的問題。從我後來自己使用寬帶路由器產品以來,發現其產品還是非常穩定的,並沒有出現網友們所提到的死機掉線問題,所以我個人覺的這些網友的評論只是個案,而不代表普遍的問題。

當然,從用戶的角度來看,我們希望廠商生產出來的寬帶路由器都能讓用戶放心的使用,但有些廠商的產品的確是因為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死機掉線,就不在此列當中了。所以,有些產品在網上的評價並不能說明寬帶路由器的所有產品都是存在問題,我們不能一桿子打翻一船人。

3、用戶技術水平有限,設置不當造成的死機掉線問題

我們知道,在使用寬帶路由器產品的用戶當中,技術水平都參差不齊,很多用戶對於寬帶路由器產品及技術只是略知一二,對於大部分寬帶路由器的設置都不是非常瞭解。那位經銷商還告訴我,很多用戶將寬帶路由器買回去以後,不會設置,而他過去就幾分鐘搞定的事情。所以有時會遇到設置不當造成寬帶路由器掉線死機的問題。

當遇到這類問題時,我們希望用戶也能以正確的態度面對,仔細查看產品使用說明書,與售後服務人員進行及時的溝通,以便準確的判斷死機掉線問題的原因所在。如果確是產品的質量問題,廠商也會給用戶很好的解決問題的。如果廠商對現象置之不理的話,我們再通過一些媒體來反映問題,喚起廠商的重視,來採取積極的態度對待。在網上的謾罵,筆者認為是一種不理智的表現,最終也不會解決實際問題。

4、接入線路質量差、病毒問題造成的死機掉線問題佔多數

除了用戶使用設置不當的問題會引起寬帶路由器運行不正常以外,接入線路質量差、病毒等問題也是造成寬帶路由器掉線死機現象存在的重要因素.就從我自己經歷的幾次寬帶安裝過程就發現,中國的互聯網接入線路存在很大問題。比如ADSL線路,其技術本身對於電話線路質量要求非常高,而在一些老住宅樓,使用較為陳舊的電話線路,線路質量本身對於基本的通話功能都只是勉強應付,在這種環境下,如何能保證ADSL線路的正常運行呢?

再比如長城寬帶,我自己家裡安裝的是長城寬帶,為了節省成本,長寬在樓內的布線採用一根雙絞線分出兩對線路分別接入兩戶,這種布線是一種劣質的布線工程,線中的八對線纜都同時在使用,大大增加了產生信號干擾的可能性。就這樣的寬帶線路,有時也是會造成經常掉線,掉線以後,用戶找不到原因,就有可能不明就裡的說是寬帶路由器的問題.

稍微有點網絡知識的用戶可能都知道,在網絡中如果有機器出現病毒有時會造成整個網絡的癱瘓,有些網絡病毒會專門攻擊寬帶路由器的特定端口或者在網絡中不斷發送廣播包。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寬帶路由器會因為負載過重而引起死機掉線等問題.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建議用戶在出現這類問題應該仔細檢查一下是不是計算機存在病毒之類的問題。

總結:

以上我們針對寬帶路由器的死機掉線做了一些客觀的分析,文中不偏袒用戶,也不包庇廠商,只是希望大家都於寬帶路由器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希望所有的用戶都能更好的使用這類產品,真正達到高速共享上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