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電腦智識

相機用的記憶卡要不要經常Format(格式化)

相機用的記憶卡採用的是Flash快閃記憶體,其貯存的原理不應與電腦用的磁盤或硬碟相提並論,那是兩種東西,磁盤或硬碟需要用磁性在轉動的碟面上進行記錄,但記憶咭無需轉動,故記憶咭因為經常格式化造成的損耗遠遠不同, 甚至是微不足道。

相信可能是你對電腦產品認識與相機用的記憶咭之間有點混淆所致。

原則上,我們建議盡量使用相機來直接把記憶咭格式化,雖然用電腦配合讀咭器格式化是可行的,但電腦格式化也涉及不同的FAT/ NTFS檔案系統,選不對也可能令相機運作有問題。

總而言之,相機正常運作下,記憶咭其實並不易損壞,每次習慣在拍攝前格式化一次,也可減少內裡有太多雜亂的資料夾,當然在拍攝前必須確保舊的影像已下載至電腦。

電腦死機原因大全

【散熱不良】
顯示器、電源和CPU在工作中發熱量非常大,因此保持良好的通風狀況非常重要,如果顯示器過熱將會導致色彩、圖像失真甚至縮短顯示器壽命。工作時間太長也會導致電源或顯示器散熱不暢而造成電腦死機。CPU的散熱是關系到電腦運行的穩定性的重要問題,也是散熱故障發生的“重災區”。

【移動不當】
在電腦移動過程中受到很大振動常常會使機器內部器件松動,從而導致接觸不良,引起電腦死機,所以移動電腦時應當避免劇烈振動。

【灰塵殺手】
機器內灰塵過多也會引起死機故障。如軟驅磁頭或光驅激光頭沾染過多灰塵後,會導致讀寫錯誤,嚴重的會引起電腦死機。

【設備不匹配】
如主板主頻和CPU主頻不匹配,老主板超頻時將外頻定得太高,可能就不能保證運行的穩定性,因而導致頻繁死機。

【軟硬件不兼容】
三維軟件和一些特殊軟件,可能在有的微機上就不能正常啟動甚至安裝,其中可能就有軟硬件兼容方面的問題。

【內存條故障】
主要是內存條松動、虛焊或內存芯片本身質量所致。應根據具體情況排除內存條接觸故障,如果是內存條質量存在問題,則需更換內存才能解決問題。

【硬盤故障】
主要是硬盤老化或由於使用不當造成壞道、壞扇區。這樣機器在運行時就很容易發生死機。可以用專用工具軟件來進行排障處理,如損壞嚴重則只能更換硬盤了。另外對於在不支持UDMA 66/100的主板,應注意CMOS中硬盤運行方式的設定。

【CPU超頻】
超頻提高了CPU的工作頻率,同時,也可能使其性能變得不穩定。究其原因,CPU在內存中存取數據的速度本來就快於內存與硬盤交換數據的速度,超頻使這種矛盾更加突出,加劇了在內存或虛擬內存中找不到所需數據的情況,這樣就會出現“異常錯誤”。解決辦法當然也比較簡單,就是讓CPU回到正常的頻率上。

【硬件資源衝突】
是由於聲卡或顯示卡的設置衝突,引起異常錯誤。此外,其它設備的中斷、DMA或端口出現衝突的話,可能導致少數驅動程序產生異常,以致死機。解決的辦法是以“安全模式”啟動,在“控制面板”→“系統”→“設備管理”中進行適當調整。對於在驅動程序中產生異常錯誤的情況,可以修改注冊表。選擇“運行”,鍵入“REGEDIT”,進入注冊表編輯器,通過選單下的“查找”功能,找到並刪除與驅動程序前綴字符串相關的所有“主鍵”和“鍵值”,重新啟動。

【內存容量不夠】
內存容量越大越好,應不小於硬盤容量的0.5~1%,如出現這方面的問題,就應該換上容量盡可能大的內存條。

【劣質零部件】
少數不法商人在給顧客組裝兼容機時,使用質量低劣的板卡、內存,有的甚至出售冒牌主板和Remark過的CPU、內存,這樣的機器在運行時很不穩定,發生死機在所難免。因此,用戶購機時應該警惕,並可以用一些較新的工具軟件測試電腦,長時間連續考機(如72小時),以及爭取盡量長的保修時間等。

由軟件原因引起的死機

【病毒感染】
病毒可以使計算機工作效率急劇下降,造成頻繁死機。這時,我們需用殺毒軟件如KV3000、金山毒霸、瑞星等來進行全面查毒、殺毒,並做到定時升級殺毒軟件。

【CMOS設置不當】
該故障現像很普遍,如硬盤參數設置、模式設置、內存參數設置不當從而導致計算機無法啟動。如將無ECC功能的內存設置為具有ECC功能,這樣就會因內存錯誤而造成死機。

【系統文件的誤刪除】
由於Windows 9x啟動需要有Command.com、Io.sys、Msdos.sys等文件,如果這些文件遭破壞或被誤刪除,即使在CMOS中各種硬件設置正確無誤也無濟於事。解決方法:使用同版本操作系統的啟動盤啟動計算機,然後鍵入“SYS C:”,重新傳送系統文件即可。

教你分辨WD硬碟 黑、紅、紫、藍、綠 5 種色標

WD 硬碟產品線再添新成員,繼 Black 黑標、Blue 藍標、Green 綠標、Red 紅標之後,日前新加入 Purple 紫標。這系列是針對影音監控應用最佳化設計,雖然不屬於個人消費性產品,官方仍然為它冠上色標來行銷。這 5 種色標產品看似相仿,但是背後規格大相逕庭,教你簡單快速搞懂其中差異。

多數硬碟廠商在不同時間點,推出新世代產品時經常小幅調整名稱,導致消費者不只容易感到困惑,還得記著那一堆、一長串名稱或型號。WD 創立色標用意是化繁為簡,消費者只需要搞清楚各色標產品定位,以及規格、應用領域等差異即可。

WD 產品色標完全解讀

色標很容易說出口,但是要搞清楚細部規格差異,還是會讓人有點傷腦筋。

理論上這看似個好主意,卻也像是在背電阻器色碼表,何種顏色代表什麼意思,同樣得花點時間來釐清與記憶。此外隨著產品線慢慢累積增加,彩虹戰隊般的組合數量終究也會讓人霧沙沙,實質優點大概只有購買時容易向店員說出口吧! 既然 5 種色標已經成為事實,以下讓我們來簡單瞭解這幾個系列產品,各自定位與合適應用範疇,乃至於規格面到底有什麼不同。

個人用產品即功能性陽春

Black、Blue、Green 皆屬於個人用產品,是以 8 x 5(每天 8 小時、每周使用 5 天)運作能力為設計基準,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平均故障間隔)大約在 60 萬小時上下,只提供基本的 2 年保固服務。

其共通點是不具備 RAID 環境必要的 ERC(Error Recovery Control)功能,也欠缺工作環境震動量修正補償機制,廠商通常會建議同一機殼內別安裝超過 3 顆,並且避免用來組建 RAID(外接盒、NAS 皆然)。

這 3 款產品是為單純的裝機碟,個人或公司行號一般員工用電腦皆宜,本質差異是主軸馬達轉速影響了存取性能的高低。至於沒有相仿定位競爭對手的 Black,其實性能不會比 Blue 高到哪去,但多花那些錢可以得到 5 年保固。
* 最新一代 Black 官方規格標示加入了 VCT(Vibration Control Technology,震動控制技術),如先前新品測試報導中所指出,WD 並未明確指出設計方式,故這邊先不加以細究其優劣。

特殊應用視需求堆砌功能

接著來看 Red 與 Purple,前者是針對個人與 SOHO、SMB 等,硬碟安裝數量少而且資料存取負載較低的 NAS 設備最佳化設計。後者則是監控系統專用產品,屬於系統整合廠商、商業應用範疇,一般消費者可以無視它的存在。

在這類應用環境中,為確保效能表現與長時間運作穩定性(監控設備通常只在歲修時才會短暫關機),還得強化特定功能性。因此產品是以 24 x 7(全年無休運轉)耐用度來設計,而且 MTBF 提升至 100 萬小時規格,並且有略長的 3 年保固服務。

這類應用普遍會裝配大量硬碟,然而硬碟運作中所產生震動與機殼共振,會對存取效能造成顯著影響,因此需要導入解決方案。Red 標示具備 3D Active Balance Plus 技術,適用於最多裝配 5 顆的環境,Purple 最高則是可以裝配 8 顆,只不過官方並未明確指出細部相關資訊。

據悉,Green、Red、Purple 是出自同一條生產線,依品管等級來決定要掛上哪種色標出貨。WD 做法是針對主軸馬達與碟片等核心元件,組裝後的運轉穩定度進行檢測、分級,最平穩等級掛上 Purple,次之是標榜內建 3D Active Balance Plus 技術的 Red,至於一般良品則歸類為 Green。

當生產線上檢測決定出貨類型後,再載入各系列相對應韌體,貼上標籤等後續處理動作。說穿了,這生產模式和處理器相似,都是藉由 Sorting 動作來找出符合規格要求條件的量產品。企業級產品則是依照設計規格型進行生產,檢測刷下來的產品會驗退重製,直到通過要求或是最終判定銷毀為止,因此成本高出一截。

裝配大量硬碟的應用環境,通常也會利用到 RAID 功能,故 Red、Purple 韌體層都加入了 ERC 功能。官方將之改名為 TLER(Time Limited Error Recovery,時間有限的錯誤恢復),預設回應磁碟控制器的時間為 7 秒鐘,用以確保在儲存設備上的相容性。

這 2 款產品另外標榜的技術功能,如 Red 配備 NASWare,而 Purple 是 AllFrame,基本上可視為前述設計基礎的總和行銷名稱。說了這麼多,也許你依舊想著 Purple 是否能購買?除非有組建監控的需求,否則建議打消價格、功能設計這性價比考量的念頭。

監控硬碟韌體設定大不同

WD 表示,一般硬碟韌體的寫入調校傾向隨機模式,也就是在碟片上隨意找個連續空白區塊進行寫入。然而監控用產品傾向循序寫入類型,韌體對於緩衝快取的運用,以及資料寫入控制都和一般硬碟不同。

另外得留意,AllFrame 一詞行銷重點不掉畫面(格/幀),可是犧牲資料紀錄容錯來換得。一般硬碟寫入資料發生錯誤,會即時透過 ECC(Error Correction code,糾錯碼)處理,以確保資料儲存完整性。這動作難免耗用些時間,在監控錄影環境可能導致等待寫入資料大塞車,造成嚴重的掉畫面問題。

監控硬碟因而放寬了錯誤容忍度,以求即時寫入所有資料,待空閒時再回過頭修補錯誤。即便錯誤點棄之不顧,代價不過是錄製內容出現破碎、間斷、馬賽克等現象,影響層面也許就 1 格/幀,但是能確保其餘內容完整度。反觀如果是紀錄一般資料,那怕是 1bit 錯誤而已,都可能導致該筆資料損毀。換句話說,真要拿 Purple 來當一般硬碟使用當然也行,只是不如買 Red 還比較實際。

最後,Purple 由於轉速較低之故,目標市場是至多 32 部攝影機,舉如停車場、美食街、大廳等,每秒錄影格(幀)數較少的應用環境。至於高資料流量場合,WD 當前是由 Se(原始定位為企業 NAS 專用碟)與 Re(原始定位為近線儲存產品),這 2 款 7200RPM 機種頂替。雖然都是舊有產品,官方宣稱由於主軸馬達轉速比較高,是能彌補監控應用功能性不足之處。

(編按:也不像 Purple 有 ECC 容錯率疑慮)

三兄弟組成結構不分你我他

前面依據幾個重點規格,介紹 WD 當前 5 種色標系列產品差別,相信大家都有相當概念了。如果你很在意性價比,個人用首選無非是 Blue(開機碟)與 Red(資料碟,特別是要求可靠度、要組建 RAID),至於 Black 與 Green 優劣先前曾多次談論過,這邊就不再贅述性價比低落的原因。

既然說 Purple 和 Green、Red 是兄弟,其規格相當容易看穿,所標示轉速 IntelliPower 實為 5400RPM。單碟片容量 1TB,當前有 1、2、3、4TB 等 4 種容量選擇,一律配置 64MB 緩衝快取記憶體。其建議售價依序分別是 2,199 元、2,999 元、4,099 元、5,699 元,還比 Red 市場價格便宜 100~200 元左右,確實很容易讓人動起歪腦筋。

概觀效能沒有顯著差異

雖然 Purple 不屬於個人用機種,個人消費者採購的價值也不高,我們手邊恰好有 4TB 樣品機,姑且也來看看其效能表現如何。只不過基於設計導向差異,捉對廝殺沒有太多意義,因此省略比較這部分。概略上來說,其性能表現和相同容量 Green、Red 差不多,假使你想在自家居住環境、營業場所周遭,以較低花費 DIY 監控系統倒是值得參考之。

破XP開機密碼

破XP開機密碼

1. 在電腦啟動時按〔F8〕及選〔Safe Mode With Command Prompt〕
2. 選 〔Administrator〕後便會跳出〔Command Prompt〕的窗口
3. 用〔Net〕的命令增加一個用戶,例:增加一個用戶名為 alanhkg888,命令語法如下
net user alanhkg888 /add
4. 將新增用戶提升至 Administrator 的權力,例:提升剛才增加用戶 alanhkg888 的權力,命令語法如下
>net localgroup administrators alanhkg888 /add
5. 完成上列步驟後重新啟動電腦,在啟動畫面上便增加了一個用戶 alanhkg888 了,選 alanhkg888 進入
6. 登入後在〔控制台〕→〔使用者帳戶〕→選忘記密碼的用戶,然後選〔移除密碼〕後〔等出〕
7. 在登入畫面中選原來的用戶便可不需密碼情況下等入 (因已移除了)
8. 刪除剛才新增的用戶,在〔控制台〕→〔使用者帳戶〕→選〔alanhkg888〕,然後選〔移除帳戶〕便可
*不適用於忘記安裝時所設定〔administrator〕的密碼

電腦基本故障排除FAQ

電腦基本故障排除FAQ
電腦基本故障排除FAQ
Q:電腦無法開機,BIOS的畫面也看不到,無B聲
A:先檢查看看主機的POWER的燈否有亮,若沒亮再檢查電源插頭是否有
插,電源插座是否有電

Q:插頭有插,插座也有電,但主機面板上的燈沒亮,我要怎麼辦
A:看主機後面的電源供應器的風扇是否有轉(可用手量看看是否有風吹
出來),如果沒有風吹出來或風扇沒有轉請檢查一下電源線是否可通
電,或換一條電源線試試

Q:我的電源線確定沒問題,電源供應器沒反應,我要怎麼辦
A:請檢查電源供應器後面是否有一個 115V/220V 的開關,若有請檢查開關
是否在 115V或110V,若不是請調回115V/110V,當然首先你要確定你電
源插座的電壓,以免造成意外;有些電腦廠商為了 怕使用者插錯電源
插座,所以將電源供應器開關調為220V

Q:我的電源供應器的電壓調整開關為110V,電源插座也是110V的,為何我
的電腦還是沒反應
A:檢查一下電源供應器後面是否有 0(OFF)/1(ON) 的開關,是否為1(ON),如
果不是請調回1(ON),因為有時候在電腦運送的過程中,不小心去碰到(
有些電源供應器沒有這個開關哦!)

Q:我的主機有插電,主機的POWER燈沒亮,我要怎麼辦
A:拆掉機殼,檢查一下電源供應器的ATX的插頭(P8或P9的插頭)是否有
插到主機板上的ATX插座,若無請插好

Q:我己經檢查過電源供應器與主機板的連接沒問題(或己經接好)但還是無
法開機
A:檢查主機板與CASE電源開關的Jump是否接好

Q:我已檢查過主機板與CASE電源開關的Jump都沒問題(或已經接好)還是無
法開機
A:首先查看電腦CPU有無超頻或調錯頻率,有時超頻過頭也會造成無法開機

Q:我沒有超頻(或已調回正確的頻率)但是我的電腦還是無法開機
A:拆掉機殼,檢查每一張介面卡,是否插好,若有任何一張介面卡浮接的話,
也會造成無法開機的狀況

Q:我已經檢查過我的介面卡沒有浮接(或我已經將浮接的的介面卡確實插入匯
流排中了),但還是無法開機
A:請先換掉一顆新的BIOS,換了BIOS還是沒用的話,再找另一台電腦,進行交
叉測試,查看介面卡、CPU、記憶体、主機板是否有問題

Q:我的電腦一開機沒畫面,只有BB聲,我要怎麼辦
A:由於每一台電腦內所發出的B聲,會因BIOS廠商不同而不同,故列出每個廠商
BIOS B聲對照表

AMI
1短音       DRAM復新失敗
1長音3短音音    DRAM錯誤
1長音8短音     顯示測試失敗
2短音       DRAM同位檢測失敗
3短音       基本64K RAM測試失敗
4短音       系統時鐘錯誤
5短音       CPU處理器錯誤
6短音       主機板鍵盤控制器錯誤
7短音       CPU中斷錯誤
8短音       顯示卡記憶體寫入/讀取錯誤
9短音       ROM BIOS檢查碼錯誤
10短音       CMOS 關機暫存器寫入/讀取錯誤
11短音       快取記憶體故障

Award
1短音       系統啟動正常
2短音       CMOS設定錯誤
1長音1短音     DRAM或主機板錯誤
1長音2短音     顯示錯誤(顯示器或顯示卡)
1長音3短音     鍵盤控制器錯誤
1長音9短音     主機板Flash RAM或EPROM錯誤(BIOS損壞)
不斷地響(長音)   DRAM沒插好或損壞
不斷地響      電源,顯示器未和顯示卡連接好
重覆短響      電源有問題

Phoenix
1短        系統啟動正常
1短1短1短      系統開機初始化失敗
1短1短2短     主機板錯誤
1短1短3短     CMOS或電池失效
1短1短4短      ROM BIOS校驗錯誤
1短4短3短     EISA時序器錯誤
1短3短1短     RAM復新錯誤
3短1短2短      主DMA暫存器錯誤
3短1短3短     主中斷處理暫存器錯誤
3短2短4短     主機板鍵盤控制器錯誤
3短4短2短      顯示錯誤(顯示器或顯示卡)
4短2短2短     關機錯誤
4短4短1短      串列埠錯誤
4短4短2短      並列埠錯誤

Q:我的電腦可以正常開機,但是卻常常當機,我要怎麼辦
A:電腦常當機不外乎下列幾種原因:

1.電腦超頻
解決方法:調回原來的頻率試試

2.電腦過熱
解決方法:買顆好一點的CPU風扇及機殼風扇或打開機殼用電扇吹

3.電腦的POWERO瓦數不足
解決方法:多花點錢,賣一顆好一點的電源供應器

4.記憶體有問題
解決方法:先用測試記憶體的程式跑一下,看記憶體是否有問題,或是檢查
記憶体是否插好、或是將記憶體換個DIMM插槽試試看或是換一條記憶體看看

5.電腦軟體的問題。例如:驅動程式安裝錯誤或失敗、灌了太多軟體等等相
關情形
解決方法:安裝正確的驅動程式或是直接重灌Windows吧!

6.電腦BIOS版本的問題
解決方法:上網去抓最新的BIOS回來更新(強烈建議如果不知道如何操作,請
找個高手來做,以免更新失敗,而造成電腦無法開機的情況)

7.硬體相衝
解決方法:將所有介面卡拔掉,只留下顯示卡,然後再一塊一塊的把其他介面卡
插回去,看是那一塊卡衝到,再找高手來解決

Q:我己經用了正確及最新的驅動程式,為什麼無法驅動我的介面卡呢?或是我已經安
裝了一塊介面卡,但是為什麼我在系統中沒有看到該裝置呢?或是介面卡突然從系
統中消失
A:這個狀況有可能是因為該介面卡不支援IRQ共享原因所造成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可
以將該介面卡換到別的PCI插槽中,如果不行的話,多換幾個插槽試試看。

VIA晶片組各個插槽的 IRQ 分配情形
INT A = AGP = PCI 1
INT B = PCI 2 = PCI 3
INT C = PCI 5
INT D = PCI 4 = USB

BX晶片組各個插槽的 IRQ 分配情形
INT A = AGP = PCI 1
INT B = PCI 2 = PCI 5
INT C = PCI 3
INT D = PCI 4 = USB

這個”3721網絡實名”的程式~
常會在你進入一些入口網站時~
不知不覺得裝進你的電腦~

移除方式:

1.重新開機並多按幾次F8鍵進入安全模式(SAFE MODE)

2.按開始→執行→輸入regedit

3. 進入”登陸編輯器畫面”後找到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
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資料夾→找到CnsMin→刪除

4. 開啟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
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
ADVANCEDOPTIONS→找到 !CNS 刪除

5. 到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找3721資料夾→刪除

6. 到 HKEY CURRENT USER\SOFTWARE找3721資料夾→刪除

7. 到 HKEY CURRENT USER\SOFTWAR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MAIN\資料夾→找到每個CNS開頭的檔案並刪除

8. 按開始→搜尋→填入 CNS*.* 搜尋
將CNS相關檔案全數刪除即可